傅向东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破译水稻少肥高产密码

傅向东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深入研究水稻少肥高产密码,揭示赤霉素信号传导新机制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傅向东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在科学界引起了巨大关注,而且还为解决全球农业面临的化肥过度使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十多年的持续努力,傅向东和他的团队成功破译了水稻少施氮肥而保持高产的关键机制,这对于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傅向东对植物遗传学的热情源于高中生物课中学习ABO血型遗传理论。他坚定地选择了武汉大学生物系遗传学专业,并师从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尼克哈伯德教授。在英国留学期间,他致力于赤霉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机理研究,这一领域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回到中国,傅向东加入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他开始转变方向,将研究重点放在“绿色”矮秆品种氮吸收能力降低的问题上。通过系统比较实验,他发现带有“绿色”矮秆基因的水稻和小麦确实表现出了氮素代谢能力下降。这让他意识到,要想提高现有品种的氮素利用效率,就必须找到一种既能减少氮肥使用,又能提升作物产量的手段。

经过多年的努力,傅向东团队找到了与植物氮素吸收及利用率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基因,并揭示了其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这是他们十多年来最重磅的一次成果之一,也是对之前所做基础工作的一个重大突破。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仍然认识到,还需要更多实际操作来验证这些理论,为此,他们正在积极寻求与育种家的合作,以将这些新发现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作为一个温和随性的导师,傅向東鼓励学生们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把握住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不要放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走出正确的人生道路。而他本人也一直遵循这个原则,在科学探索中不断前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挑战,都不会轻易放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