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势的隶书写法曹全碑对偶

黄道周,字幼平,号石斋。明代学者、书画家,以工书善画著称。天启二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被南唐王任为武英殿大学士。通晓天文、理数诸书,尤以楷法见长,其行草遒劲酣畅,楷书简短意长。

其著作丰富,《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皆有所著。在书迹方面,有《行书七言律诗》,画迹有《雁岩录轴》,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此外,还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楷書《詩翰冊》,書於崇禎十二年,是黃道周55歲時的作品。

黃道周之書法,在明末書壇上占有一席之地,其行草寫得勁健潤滑,而楷書則精簡而深邃。宋荦評價其曰:“石斋先生楷法尤精,如飛鴻舞鶴令人叫絕。”此評語實為中肯。此外,他的書法亦打破了宋元沉闑的風格,直接取材六朝古代之佳作。而在此本《詩翰冊》的字跡中,更顯得清晰透亮,如同碧空中的白雲或是流水般自然與和諧,不僅文字間距寬廣且每個字都充滿了活力與生命力,使人一見倾心。此乃黄道周晚年的高峰之作,也是他生平所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