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皇帝面前,朝臣们虽然努力帮助处理政务,但由于身份上的隔阂,皇帝难以完全信任他们。宗室成员间的矛盾和争斗更是常见之事,这种内部纷争给了宦官更多机会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宦官们因其特殊的地位和背景,被视为忠诚的守护者,他们不会危害到皇权,因为他们明白,只有当皇权强大时,才能确保自己的力量不受削弱。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论宦官专权有多么严重,都无法阻止皇帝继续依赖他们。
唐朝后期出现了“南衙北司之争”,这场斗争中,宦官利用手中的军队和皇帝的信任发起了一系列动荡事件,如二王八司马事件、甘露之变等,使得南衙势力大幅度减弱。最终,南衙失去了决定性影响力,即使是在立新君这一重大事项上,也只能听从宦官的指挥。
外戚家族绝非可靠的人选,只能作为平衡朝政的一个工具。一旦外戚消失,宫廷中就只能依赖于宦官,而这些宦官正是通过皇帝的信任而逐渐壮大的力量。
在唐朝二十四个不同世代的大一统时期内,大多数继承人不是通过嫡长子继承,而是凭借武力的夺取。这导致了国家长期处于动荡不安状态。而且,由于宦官深居内庭,对宫廷内部的一切都如同掌握着控制开关一样熟悉,有往来导引、开关宫门、扈从侍卫等便利。如果宦官能够通过拥立新君,那么即便新君尚未稳定,在政治混乱的情况下,对宦 官的依赖也会进一步加剧。
曾经辅佐过六位不同的皇帝的大臣仇士良,是一个著名的大臣,他长达二十余年左右执掌高位,并且尽管他受到许多批评,但却始终无法被罢免。他能够保持自己地位就是因为他擅长运用各种手段维护自己恩威并施,让他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他的“固本术”包括让每一位皇帝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乐中,使其享受生活,同时又对政治漠不关心,从而达到控制局面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何种形式的手段,都可以用来维持现状,最终形成一种既成事实,即使再想改变,也已变得困难无比。
标签: 明朝历代 排序 、 大明王朝皇族世系2 、 为什么樊忠死了大明完了 、 夏朝帝王一览表 、 明朝怎么走向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