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为朋友,该说了,哇塞,他小小的年纪就当了那么大的官儿,比当师长时的岁数还小呢。其实,这也不仅仅因为他是“官二”的缘故,主要还是杨坚从小就显示出了其聪明才智和卓尔不群的智慧。你还别不服气,瞧人家这一步步走的。杨坚觉得,他老爸一生也不过熬了个“公”——随国公,上边不是还顶着个“王”和“皇”吗?他实在心有不甘。他想啊,要是能有一天自己也有机会坐到那个高位上,那将多好啊!于是,在太子选妃的大好时机,他巧妙地安排自己的女儿嫁入宫中,与太子成婚。这无疑打开了他的通往权力之门的大门。
宣帝本就是没有什么事业心的酒色之徒,他很想享受当太上皇的滋味,所以,早早地就立了一个小人——静帝,宫中大小事务还是由杨坚打理。不久,宣帝就一命呜呼了。杨坚见机会来了,就找人替小当家人写好禅让书,再由朝中大臣恭恭敬敬地捧着送到他家。他为了避免人们说三道四,还假意推辞,但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职位。
有朋友该说了,有什么可纠结的,这还不由他说了算,不干脆改掉算了呗。但是,有时候改变一个字,也许能改变整个命运。当年的杨坚,就是这样做过的一个例子。他原本叫随国公,但后来为了避免左边"耳朵"和右边"有"组成不好听的话语,便把名字中的"随"改成了隋,从而开创了一代新的朝代。看似简单的一笔变动,却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人生哲学:选择正确的一步,即便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变化,也可能决定一切。
标签: 中国古代史思维导图简单 、 唐朝是怎么划分四个时期的 、 明朝那些事儿王守仁片段 、 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 明朝十六个皇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