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武大郎玩转宋朝宋朝皇帝见佛像不拜赵匡胤有何深意

宋朝,一个经济繁荣的时代,其成功或许与历代皇帝的和平政策有关。赵匡胤,即宋太祖,虽然出身武将,但他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剥夺了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这一举措避免了地方割据,使得宋朝得以安宁地开始。然而,在这时期,一些寺院僧官试图通过拍马屁来获得皇帝的欢心,而赵匡胤在佛前上香却没有拜倒。

百姓告官称某位官员不公正处理事务,赵匡胤则迅速为之解危。这一切发生在齐州,大致位于今天的济南市一带,那是一个靠近边境且税收较高的地方。在一次事件中,李汉超因取钱于民而被指责,他感动得流泪,并誓要以死偿还。赵匡胤接管后周天下后,不断进行南征北战,其中有一位名叫郭进的人,被任命为洺州防御使、西山巡检。这位郭进曾是五代末年著名将领,而赵匡胤对他也抱有信任。但有人诬告说郭进与北汉英武帝刘继元有所往来,因此会叛变。尽管如此,赵匡胤仍然命令人将那个诬告者交给郭进,让他自行处置。

最终,没有人敢杀那个人,因为这样做可能会让自己显得心怀鬼胎或是杀人灭口。而那个人便带着这个任务乔装打扮,以言语说服了一位守城将领,最终促成了北汉的一座城池投降。当郭进要求回报时,那个诬告者亲自带书信去见皇帝,但遭到了拒绝:“你诬陷忠良,我才赦免你的生命,你不能得到奖赏。”最后,那个诬告者还是由郭进送回去,而当他再次向皇帝请求时,由于对承诺的重视,王朝终于赏给了这个人的一个官职。

尽管从后周小皇帝手中夺取了宝座,但在治理国家方面,赵匡胤表现出了深思熟虑,对他的统治方式史家评价颇高。在《宋史》中,有人写道:“在位十有七年之间,而三百馀载之基,传之子孙,世有典则。遂使三代而降,其考论声明文物之治、道德仁义之风,都超过了汉唐,是可谓无让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