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唐朝兄弟明知宦官威胁皇帝何以不彻底自理

在唐朝的深渊之中,皇帝明知宦官专权的危害,却难以自我修正。他们依赖朝臣来处理政务,但这些人虽忠诚,却无法彻底获得皇帝的信任。宗室间的手足相残,更是常态,而宦官则成为唯一能让皇帝放心的人群,因为他们缺失完整性,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集团,其存在仅为效忠于皇帝。

宦官们不曾削弱过皇权;反之,随着皇权的增强,他们也变得更加强大。因此,即便唐朝后期出现了严重的宦官专权问题,皇帝仍旧对宦官保持着厚爱。而朝臣、宗室与外戚等其他势力因其行为,为宦官提供了牟取利益和扩大影响力的机会。

唐朝晚期,“南衙北司之争”频发,在这过程中,宦官凭借军事力量和御前恩惠,不断推动事件,如二王八司马事件、甘露之变等,使得南衙势力遭受重创。在此之后,南衙甚至丧失了决定重要政治事项(如立储)的能力,全凭宦官意见来行事。

外戚绝非可靠对象,只能作为平衡宫廷政治的一种工具。一旦外戚消失,无论是宫廷还是内庭,都只能依靠那些久居禁城且掌握信息高手——宦官。这也是为什么尽管有二十四位不同君主,其中嫡长子继位者寥寥无几,大多数都是通过武力夺取政权,这样的局面导致唐朝陷入动荡与不安状态。

长期以来,由于宫廷内乱象不断发生,对任何事情都极具洞察力的宦 官们掌控着开关门扉及侍卫调遣的大권。如果他们能够操控新君登基,那么在一片混乱中的新君对他们就更容易依赖,从而加剧这种情况。此刻,一位曾经为六个不同君主服务超过20年的大佬仇士良,以他的“固宠术”,即通过享乐活动维持自己在宫中的地位,让每一位君主都难以割舍他。

他的技巧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要让每位君主沉迷声色犬马,让其忘却一切责任与忧虑,只愿意沉浸其中。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各位君主对他抱有一些不满,但最终又难以除去他——因为享乐与统治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当滋养条件充分时,即使是像应时而生的蔓草,也会不断生长,而当它们被火焰烧毁时,它们似乎会消散,但春风吹过,它们又将重新绽放。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