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原本李治在唐朝历史上并不占据显赫的地位,因为他并非李世民的长子,而是其第三个儿子。按照当时的继承顺序,他有两个哥哥排在前面,因此理应不会成为皇位继承人。不过,由于他的大哥李承乾因糊涂无谋而试图效仿父亲李世民发动兵变,迫使后者退位。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李世民的手段高超,但最终还是被迫接受了一个平和且中正的性格与他共处的人——即弟弟李治。
虽然武则天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深入地介入朝政,并逐渐展现出掌控国家大计的潜力,但是在这过程中,李治依然保持了一定的清醒头脑。他确保唐朝军政大权至少归于自己手中。但是,当武则天以其独特的处理方式开始影响国家运作时,尽管她符合了他的心意,最终决定将整个帝国托付给了她。由于她生育了两个儿子,这让他对未来没有任何担忧。事实证明,即便武则天称帝,她最终也未能维持实权,最终将帝国转交回到了原来的家族手中。这表明,在电视剧或其他作品中的描绘不准确,那里通常会刻画一个昏庸无能、毫无作为的君主形象。
实际上,历史上的李治是一个既能够守护好江山,又能够开拓疆土的大帝,无论是在哪个时代,都值得赞誉。他之所以容易被遗忘,是因为他的父亲、妻子以及孙子的成就实在太过耀眼,他们各自都有著不可磨灭的地标性成就,使得相比之下,人们对他的关注度降低。而如果不是这样,他本人才更可能成为历史上的另一个闪亮人物。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即便在众多伟大的君主中,也应该重新评价一下这个曾经被低估的人物——唐朝皇帝 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