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代时期,实力雄厚的将领们开始自行选择他们心目中的领袖,并成功地实施了这一理念。然而,他们并没有想到,可以通过另一种制度来取代传统的皇帝制度。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拥戴赵匡胤成为皇帝。
赵匡胤本人,在打造天下的过程中,他已经树立了自己的权威,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统治手段。突然间被赋予黄袍加身,成为了皇帝,这一转变对他来说是意外且未准备好。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减少冲突,保持秩序。他宣布尊重原来的皇族和大臣,不得侵凌。
当时支持他的勇将之一、王彦升,其性格残忍但又具有强大的力量。在黄袍加身后,王彦升率军先入京城途中遇到了旧部韩通,但却杀害了他。这一行为让赵匡胤不高兴,但由于建国刚刚开始,没有对王彦升进行处罚,只是在其终身不能授予节钺作为荣誉的一种象征。
随着时间推移,赵匡胤内心一定会产生一个重大问题:我的地位是否稳固?今天拥戴我而明天又可能拥戴另一人取代我,这样的担忧自然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需要在个人表现上做出优秀的成绩,同时也要关注那些握有军事力量的人物。不过,在那个阶段,他还不能轻易动用这些人的力量。
宋朝初年使用的是“建隆”年号,一共持续四年之后,是“干德初年”,这时候赵匡胤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便采取行动。而这次行动是一系列和平措施。他得到了许多实力派人物如石守信等人的支持,他们相处融洽常与之一起饮酒。一晚,与石守信等人饮酒至醉后,赵匡胤开口说:“现在做天子远不如当节度使那般快乐,我睡觉都难以安枕。”《宋史·石守信传》记载,当时的情景是这样展开的:
“我非尔曹不及此,
然吾为天子,
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
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
石守信等人连忙低头表示:“今天命已定,无人敢有异心,您何必再提这些话?”
在这个瞬间,赵匡胤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也暂时缓解了人们对于权力的担忧。
标签: 成吉思汗元朝 、 宋朝十八位 、 中国历代王朝表 、 明朝皇后孙若微百度百科 、 元朝的灭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