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由盛转衰宇文士及的两朝天子恩宠之谜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兵刀四起。天下的有识之士都忙于寻求自己的出路,不仅仅是为了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同时也是为了保存自己的性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宇文士及不仅保存了性命,而且还建立了一番功业,这得益于他的独具慧眼和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隋朝末年,由于杨广的大兴土木和连年的征战,百姓民不聊生,有识之士纷纷揭竿而起。杨广虽然派兵,但却徒劳无功。当眼看隋朝江山难逃覆灭的命运时,宇文化及便缢死了杨广,并自立为帝。这一事件并未通知宇文士及,只是在宇文化及称帝之后,将这件事告诉他,并封他为蜀王。

有人劝说宇文士及从新招敛人马、夺回失地,为兄长报仇。但宇文士及分析当前形势后认为,以自己能力恐怕难成大业,因此没有听从部署的建议,而是带领兵马投靠了李渊。李渊封他为仪同三司,并让他跟随李世民外出征战。他先跟随李世民消灭了宋金刚,被封为骠骑将军;之后又打败了王世充,被封为郢国公。

太宗继位后,将宇文士及封为中书令兼凉州都督,并命他到益州征收租税。在此期间,他每次外出都要带领大批人马,同时也要大张旗鼓,以震慑突厥人。此举引发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其进行诬陷,最终被调回京城进行调查,但最终什么也没查出来。

除了这些事件以外,宇文士及的一家行事奢华放纵,与当时倡导节俭的风气相悖,也引发了很多朝臣的不满。名相魏徵就经常给太宗上书,劝他亲君子远小人,这个“小人”说的就是宇文士及。而太宗在一次会议上突然沉下脸来,对魏徵说:“宰相,你经常劝我要当心身边的佞臣。我本来不知道你说的是谁,但今天我才发觉,你所说的佞臣竟然是我手下的一个高官。”

尽管如此,在仕途上,没有大的波折困扰着他的生活。这与他的判断力有关,他能认清形势知道谁能够成就大业,从而做出了正确选择。此外,他忠于职守、忠心耿耿,更是让他始终如实完成皇帝交给的任务,同时守口如瓶,不对外泄露机密正因如此,他才能屡次化险为夷,最终寿终正寝。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