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简介:新文化运动的先锋人物,文学家、思想家,现代文学奠基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别名长庚、风声、尊古等。出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幼年时期在三味书屋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与章闰水建立深厚友谊。
鲁迅少年时期光绪十九年(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亲周伯宜病重,全家避难乡下,每日奔波求医。当时鲁迅写日记,并开始对外界产生了深刻的感受和反思。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父亲去世后,他更是倍感世态炎凉与家庭困顿。在这段时间里,他更加坚定地向学术和文学发展方向前进。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4月入南京水师学堂改名为周树人12月中榜后继续前往南京求学。这一阶段他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影响其以后的思想观念。
1902年的留日经历,对他的个人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不仅学习了日本语言,还阅读了许多哲学和文艺书籍,对人性及国民性问题有所思考。
1910年代至1920年代间,鲁迅担任过多个教育职位,如教员兼监学、社会教育司科长等。他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如支持进步学生正义斗争,被免除佥事职务后,再次被追捕迫害。
1927年的“四一二反”事件之后,他辞去黄埔军校教授职位,并离开广州赴上海,与许广平开始同居生活。此后他更多地投身于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以及倡导现代木刻艺术运动等领域工作。
1930年代初期,他与冯雪峰共同组建左翼作家联盟,为中国左翼文化运动提供了强力推动力。在此期间,他还发表了一系列批判性的文章,以此来对抗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和思想流派。
标签: 明朝13位帝王 、 明朝那些事孙越 、 中国近代历史时间表 、 康熙驾崩前做了哪些准备 、 明代弘治年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