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松岩先生出生于文化底蕴丰富的家庭,其父亲曾担任北京盐业银行经理。自幼,他对京剧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向当时的京剧大师们如马连良、言菊朋、李洪春、刘盛通和言少朋求艺。他的首次登台表演是与王吟秋共同在三庆园上演《三娘教子》一剧。这之后,他与王吟秋等人又合作演出了多部马派和余派戏曲作品,与李金声、迟金声、王世续、王吟秋以及李慕良保持着深厚的情谊。在此基础上,邢松岩还加入了军队,1951年由新疆建设兵团政委张仲翰从北京请他到新疆工作。他先后担任兵团系统的京剧演出团体负责人,以及豫剧团的副团长和团长。在这段时间里,他继续精心推广马派和余派戏曲。
尽管遭受过批斗并被下放到新疆水泥厂劳动,但邢松岩始终未放弃对艺术的热爱。在退休(后更正为离休)后,他继续为京剧青年演员提供指导,并直至七旬高龄仍在舞台上示范表演。2001年10月,邢松岩因脑血栓病倒,但依然不忘传承艺术,在床前教授后辈。此后的岁月中,他仍坚持锻炼身体,即便到了2003年8月10日,也是在清晨去世之前几天,这位82岁高龄的人才正式告别了这个世界。
作为一位品行端正且谦逊的人物,邢松岩以其坦荡的人格赢得人们尊敬。而在艺术领域,他将马连良、何姓兄弟(指言菊朋)、余国钧等人的风格融合于自身,为京剧界贡献了一份宝贵之作。他的一些代表作品包括《苏武牧羊》、《十老安刘》、《甘露寺》、《群英会》、《三娘教子》、《四进士》、《九更天》、《一捧雪·审头》、《胭脂宝褶》及《捉放曹》,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精湛的手法,更凸显了他对京剧艺术无尽忠诚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