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灭亡之路朱元璋手刃功臣唯汤和幸存(图)

朱元璋登基后大肆杀戮功臣,几乎将所有与他共勉天下老友一网打尽,只有信国公汤和幸运地逃过了这场大屠杀,其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皇帝对待旧臣的态度往往如同伴君如伴虎,这种猜忌之心尤其显著于明代。朱元璋当皇帝后,便开始了一场巨大的清洗,将曾经并肩作战的徐达、李善长、刘基等人送上了断头台。

然而,为什么唯独汤和能够幸存?其原因并不简单。朱元璋的行为出发点是为了确保子孙后代江山稳固,他认为那些旧臣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威胁,因此必须被除掉。在一次与太子的谈话中,朱元璋用荆棘比喻那些将来可能威胁到太子的旧臣,以此解释自己的行为。

汤和本身也是一位“荆棘上的刺”,但他的机警和自律使他能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从而保全了自己和家人。他不仅拥戴过朱元璋,在关键时刻承认他的领导地位,而且在功劳分配上表现得谨慎,从不争夺,也从不因不公待遇而怨天尤人。这一切都让朱元璋对他有所认可,最终被宽恕并进封为信国公。

汤和识趣地迎合了皇帝的心思,以此自保。他主动解除了军权,并且低调做人,不以功臣自居,即使回乡也不结交地方官或乡绅,不谈国家大事,让人难以置信地活到了七十岁才逝世,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其死后追封为东瓯王,可谓备极哀荣。这样的历史奇迹,无疑证明了《明史》中的评价——汤和“沉敏多智数”,绝非溢美之辞,而正因为如此,他成为了一个“异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