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至清的帝制时代,值得称道的好皇帝屈指可数。明朝初年的历史学家谷应泰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议论,颇值得细细品味。他说:“人主在襁褓,则有阿姆之臣;稍长,则有戏弄之臣;而登位,则有嬖幸之臣;即位,则有面谀之臣。”当然,也有例外。谷应泰的这段话是在评论明孝宗朱祐樘时说的,在他看来,孝宗就是例外:孝宗恭俭仁明,勤求治理,他身边多是高风亮节、敢于直言极谏的大臣。
这和孝宗的素质很有关系。他在太子时期,得到博学多才的程敏政、刘健等人的指点,熟读经史,养成“仁孝恭俭”的品格。即位后仍然手不释卷,经常阅读《孝经》、《尚书》、《朱熹家礼》、《大明律》,稍有疑问立即请教儒臣法吏。他即位以后,不仅拨乱反正,还对内阁、六部作了大幅度的人事调整。
首先触及的是内阁大学士万安。此人可以说是一无是处,不会理政,只会高呼“万岁”,被人讥讽为“万岁阁老”。他升官的法门,就是巴结万贵妃及其兄弟,与方术佞幸李孜省互相勾结,对朝政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被罢官。
接着被罢官的是另一个内阁大学士尹直。还有另一位大学士刘吉,有风雨飘摇之感,但依然受到重用,这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为了起用德高望重的正直大臣。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忠诚的大臣如怀恩、王恕和丘浚,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王恕刚直不阿,是一名敢于直言极谏的大臣,他曾上疏批评过李林甫和贾似道,并且成功地推荐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给皇帝。这一点使得人们开始关注他的意见,而不是那些只会奉承皇帝的小人。而丘浚则以其博学多才著称,他撰写了一本关于治国平天下的著作,并且因为这本书而受到皇帝青睐,从而进入了内阁并参与政治决策。
尽管这些忠诚的大臣之间存在一些分歧,比如丘浚与王恕之间就曾发生过矛盾,但他们共同努力帮助建立了一个更加稳定和公正的地局,这对于当时社会环境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此外,他们还推动了许多改革,如增加早朝时间,让大臣能够更频繁地见到皇帝讨论国家事务,这种变化显著提高了政府效率,使得政府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更好地服务于民众。
总体来说,由于这些优秀人物以及他们所展现出的领导能力和智慧,我们可以看到明朝的一些积极变革,这些变革为整个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认为明孝宗是屈指可数的一代好皇帝之一,因为他倾听并支持这样的一群人才,以实现更好的治国政策。而这种政策改变,以及它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是我们今天继续探讨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原因。
标签: 明朝活剥宫女 、 土木堡之战起因 、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简图 、 明朝自己写的历史 、 明朝英宗朱祁镇最无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