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解说永历帝的反复求援信件与罗马教廷的回响

在1648年,南明的末代皇帝永历帝派遣使者前往罗马教廷,恳请教宗派遣军队来帮助抵抗满清的入侵。然而,这封信在十年后才被传回,即1658年时,南明政权已经不复存在了。永历帝朱由榔于1646年在广东肇庆登基不久,就向位于澳门的葡萄牙政府求助,并得到了300门大炮作为援助,这些武器有所助力,在一定程度上收复了失地。作为回报,永历帝及其全家都加入了天主教:皇太后王氏、皇后王氏和太子以及宫中的嫔妃都接受洗礼。而尽管永历帝本人没有接受洗礼,但他确实接受了天主教的信仰。在1648年的危机中,他再次向澳门求救,但得到的是火枪和白糖,而不是预期中的军事援助。这促使王太后亲笔书写了一封信给位于罗马的梵蒂冈,以此寻求教皇的帮助。这一行为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但遗憾的是,这封信直到两年后的1650年才到达罗马,而当时来自罗马的回音是在1658年的春季,即使这份信息最终未能改变中国历史的大趋势,它仍然提供了一些关于那个时代有趣的事实。此信落款为“玛利亚”、“Helena”及“Constantine”,反映出虽然 永历帝承认天主教,但他自己并未受洗。而仅凭这三个名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南明朝廷对罗马天主教抱有的渴望——将其奉为国家宗教,并且通过选用耶路撒冷圣迹发现者的名字Helena,以及君士坦丁大帝及其母亲Helena(即圣母玛利亚)来表达这一点。在这些名称中,有着探索明末清初那段动荡历史的一种海外视角,是珍贵而宝贵的情景记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