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二主角谁能夺得戚家军的奖金(图)

明朝第二主角:戚继光的奖金策略(图)

在低工资的时代,要使从事高危工作的人玩命干活,离不开高额的奖金刺激。比如明朝的戚家军,就是实行这一策略的成功例子。

戚继光给士兵定的工资极低,一年10两银子,只相当于农民打短工的收入。然而,他又如何敢申请高额军费?小心有人参劾你。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戚继光如何能保证士兵卖命?这笔账没有人算不清。

把奖金定得高高的,这几乎是唯一的办法。思想工作重要,理想教育重要,但离开了重赏绝对没有成千上万的勇夫。所以戚继光给士兵开出了极高的赏金:每一小队杀死一个倭寇,赏银30两,杀死10个300两,100个3000两。

但这个奖金制度并不是平均发放,而是按岗位分配。这12个人的小队,大致分冲杀在前的一线岗和殿后的二线岗。一线岗除了队长外有8名士兵——2名持牌手、4名长、2名狼筅手。仗主要是由这8个人来打,因此这8名士兵拿大头,每人可得20两赏银(以杀死一名倭寇计)。二线岗有短刀手两名、伙夫一名,如果有鸟铳手配合作战,也会分到2兩。

这样的奖金制度意味着,全队如果一年累计打死60个倭寇,就可以发财了,比如一线岗位上的8位士兵,每人能拿到150兩银子,如同国防部长一样富裕。此外,还有一份软性的收入,即战场上的“财宝”,平分给全体人员,这也是一笔难以预估的小钱,但对于当时来说也是意外之喜。

总结来说,尽管王朝制度和朝野压力限制了他的选择,但通过创新的奖励机制,比如设立不同的岗位职责并根据其风险程度设置不同等级的话,在看似不经意间,把原本人人厌恶的一项工作变为了一条致富之路,为后世留下了一段传奇历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