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戚继光的时代,为了激励士兵们承担高风险的工作,他采取了一种有效的手段——提供丰厚的奖金。明朝时期,戚家军就是运用这一策略取得了成功。在那时候,戚继光给予士兵的工资微不足道,只有每年10两银子,这个数额甚至比农民打短工赚到的还要少。然而,由于明朝实行低薪制度,即使是国防部长(兵部尚书)的年薪也只有152两,而当时文人被重视而武将则遭到了压制。
面对这样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戚继光不得不找到一种方法来鼓舞士气。他认识到,如果仅仅支付微薄的工资,那么士兵们就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冒生命危险前线作战。因此,他决定提高奖金,以此作为唯一可能让士兵卖命战斗的手段。
通过设立高额奖金标准,比如每击败一个倭寇就能获得30两银子,每杀死10个倭寇300两,每100个倭寇3000两,戚家军能够激发士兵们的大无畏精神。这笔钱分配给的是小队中的12名成员,其中包括冲锋陷阵的人员以及殿后保护的人员。这种按岗位分配奖金的方式与现代管理理论相呼应,它鼓励团队合作并确保那些在战斗中承担更大风险的人得到他们所值得的地位和报酬。
在这个体系中,一线冲锋人员除了队长外,还包括8名主要战斗者,他们获得最多的一部分奖金;二线支持人员则根据他们是否参与战斗或完成任务而获得不同的金额。如果团队还有鸟铳手协助作战,那么鸟铳手也会分享一部分收益。而剩下的钱归队长所有,但他拿到的总额最大化。
这样的系统意味着,如果一年内全体成员共计击退60个敌人,他们将富裕起来,就像一线冲锋者的8名成员可以收获150两银子,这几乎相当于国防部长级别的人物收入。此外,他们还可能从战场上捡拾到的“财宝”中获得额外收入,如丢弃在地上的黄金、白银、布料等器物,这些都是软性收入,不固定但可观测,并且随着倭寇抢掠能力增加而增长。
尽管没有改变整个王朝制度或改善士兵待遇,但戚继光巧妙地设计出的赏金制度,让原本令人厌恶的事业变得充满吸引力,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得身处逆境中的人们乐于为之努力奋斗。
标签: 南北朝到隋朝的演变过程 、 商朝是怎么取代夏朝的 、 明朝的 顺序 、 于谦为什么不让朱祁镇复位 、 明代最短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