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王朝顺序表中明朝为何对琉球国如此优待

在中国历代王朝的庞大体系中,明朝对琉球国的特殊优待引人深思。从西汉开始,中国就有了藩属国制度,而历代王朝都采取了一种温和的政策,即不干预藩属国的内政,但却无偿提供保护。这种宗藩关系体现为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间接影响藩属国,使之成为一种表面上的不平等关系。在这一系统中,琉球是被特别关照的一员。

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下令告知琉球称臣入贡,这标志着两地之间正式建立了联系。当时琉球处于山北、中山、山南三国鼎立之争,而中山率先向明朝称臣纳贡。1429年,中山统一全岛,并以“琉球”为其官方名称。

自此以后,琉球一直使用中国年号,并且官方文书及外交条约均采用汉文。这彰显了其归附的大明意图,其首里城宫殿甚至面向西方的大明。这份驯顺让皇帝满意,因此得到了最优厚的待遇。

早期由于资源匮乏,甚至无法制造进贡船只。大明皇帝赏赐海船给予他们,以便开展日后疯狂的朝贡贸易。当使团抵达北京,大明会派军官迎接并护送,同时承担使团在京花费,全程由地方百姓承担。此外,他们还能获得破格关照。

相比其他藩属国,大明给予琉球更高级别的物品,如锡,每斤市价不过五百文,却被赠予八贯,比市价高出16倍;苏木每斤同样五百文,却被赠予十贯,比市价高出20倍。这极大的利润促使原本两年的一次入貢变成频繁再次入貢,有时一年可多达五次。大清初期,当南明灭亡后,尽管大清诏谕要求归顺,但琉-ball仍然忠心耿耿直至1653年才决定与清建立友好关系。

《 明史.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赞叹道:“其虔事天朝,为外籓最云。”这揭示了为什么大明对 琉ball 的特殊关怀:声望、安全防御以及自身弱小的情况。此举没有令大明失望,即便到崇祯末期,大清兵入关,大明已衰败,但 琉ball 依旧保持忠诚,对新兴政权持有尊敬态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