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洵,明朝宗室、明神宗第三子,生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卒于崇祯十四年(1641年)。他是明安宗的父亲。朱常洵在紫禁城出生,他的母亲是郑贵妃,而他的长兄朱常洛则出自王恭妃。
早期,万历帝想立朱常洵为太子,但遭到了众大臣和孝定李太后的强烈反对,这导致了“国本之争”。这场争议持续了15年,并影响到了中央及地方官员三百多人,其中有百多人被罢官或发配。最终,在万历二十九年的十月,皇帝决定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同时册封三子朱常洵为福王。
后来,万历四十一年,有谣言指控郑贵妃与福王谋害皇太子,但这些指控都没有得到证实。到崇祯时期,尽管外界动荡不已,但朝廷仍然尊重福王的地位。在此期间,朱常洵沉迷酒色,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
然而,在崇祯十三年的冬天,当李自成率领义军攻陷永宁和宜阳时,为保护自己免受牵连,福王便招募勇士抵抗。他亲自冲入敌营,与敌人作战,最终在崇祯十四年的正月,被捕并处决。这一事件震惊了整个国家,以致于当时的皇帝不得不辍朝三日,并进行了一系列隆重的祭葬仪式。
之后,不久张元以恭字为逊帝之谥,又曾提议改称恭皇帝,但最终未能实现。此外,还有关于追封庙号恭宗、谥号慕天敷道贞纯肃哲修文显武圣敬仁毅孝皇帝等方面的讨论。此事至今仍引起人们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