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元顺帝至正十五年,他归附朱元璋,并自请为前锋,以勇力克敌。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太子少保,封鄂国公。在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时暴卒于军中,仅四十岁。
早年生平
常遇春出身贫苦家庭。他青少年时期因不甘老死田间,便习练武术。家贫无力支付学费,他以多出力的勤杂工换取学习机会。当他长大后,因体魁雄壮、精通骑射及各种兵器的使用,被誉为当世之才。
弃盗为良
常遇春在元末乱世中,因不满生活现状,与刘聚等绿林豪杰结党作乱。但后来他发现刘聚只知打家劫舍,没有远大的志向,便萌生脱离盗群另寻出路的念头。在和州与朱元璋相遇后,他决定投奔朱元璋。
功绩
常遇春在攻衢州时,用奇兵突破了城池,不久之后又大战九华山,在五溪桥南挖出了六股泉水,为部队解决了饮水问题。这一系列的英勇行为使得他的威名传遍天下,并被授予金帛田地甚厚。不久,他升任平章政事,是朱元璋所倾心信赖的大将之一。
最终,在攻占大都(今北京)之前,他先是随徐达率军攻占庐州,然后会合邓愈征服江西诸郡县,最终成为夺取泰州的功臣之一。在东征张士诚期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帮助朱元璋统一了中国。
遗迹与诗文
常遇春留下的历史足迹包括龙湾和九华山,还有他的诗文,如《龙游道中》等,这些都是对其英雄气概的一种记录和赞颂。
标签: 清朝 明朝 、 古代的朝代的顺序表 、 土木堡之变被掳的妃子 、 中国上下5000年朝代顺序 、 元朝的历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