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严嵩的贤与不肖(图)

在那繁星点点的明朝天空下,严嵩的名字就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他不仅以其卓绝的政治手腕和精妙的心机,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更因为他的“贤与不肖”而成为了一段传奇故事。

严嵩,这位开创了“宰相窝棚”的先驱,其家族所拥有的财富和权力,远超皇家。据传,公子们自豪地宣称:“皇家没我富,皇家没我乐。”这份傲慢之气,与他日后的官场斗争风格紧密相连。

要想掌握官场的一切秘诀,就必须学习严嵩的手段。他有三条法宝:第一是“媚主固宠”,即通过极尽吹捧之能事来赢得领导青睐;第二是利用父子兵团,一边让儿子处理实际工作,一边自己居中调配;第三则是培植亲信网罗众多支持者,为自己的统治提供坚实基础。

然而,这位宰相并非只会运作权谋,他还投入巨资于教育和军事领域,以此巩固自己的势力。在科举考试方面,即使要求钱,也被视为一种常态,因为他总是在寻求最好的办法来选拔人才。而即便如此,他也未能逃脱死亡后谥号需要金钱购买这一宿命般的事实。

随着时间流逝,年华似箭,嘉靖皇帝开始写小纸条提问,但老眼昏花的严�230只能依赖儿子的智慧。正当大明江河日下时,那个道士给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答案:“今日下何以不治?只因贤未进,不肖未退。”嘉靖追问谁是“不肖”,道士冷静回答:“指的是严嵆。”

最终,在一生聚财无限多却最后全数丢失的情况下,严世藩死刑,而严嵆被罚没家产、黜为平民,最终凄凉地死在祖父坟前搭建的小草棚里。这一幕,如同《红楼梦》中提到的陋室空堂,当年的笏满床,让人感慨万千——做官若无真才实学,只等待那一天,被历史抛弃。

因此,我们应当警醒,要知道,无论你拥有多少权力或财富,都不可忽视人民的情绪。否则,你将面临那个风轻云淡的问题——当今天下何以不治?那时,你将彻底完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