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了一本《苏禄国东王墓资料》,它是一本16开的线装油印本,由德州市图书馆在1980年1月出版。这份资料虽然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版,但由于是油印版,印数不多,加之是内部自印,所以流传不广。这部资料记录了一个关于中外交往史上的重要事件。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派遣使团出访南洋15个国家。苏禄国王决定亲自来到中国拜见朱棣。在永乐十五年,苏禄群岛上的三位国王——东王率领西、峒两位国王和随从340多人来到了中国,并由总兵太监郑和陪同北上。当他们到达北京时,明成祖在宫廷中款待了苏禄国王,并在比武场上各展技艺。在这次访问期间,一名海盗偷走了苏禄国王的大珍珠并杀害了他的护卫阿布贝卡。但很快,这起案件被查清,凶手被处决,大珍珠也归还给了苏禄国王。明成祖追封阿布贝卡为骠骑将军,并以君主礼仪厚葬他。由于感动,这段历史与中国世代友好的决心被深刻铭记。
当时,在北京居留27天后,于农历9月沿运河南下归去。那时候正值秋风起,更有寒意而且突然;古时的苏普鲁特地靠近赤道,“气候常热”,突如其来的秋风让东王感到非常不适应,再加上水土不服,当他们到达德州以北时,东王竟然病重得不得已,不幸染上了重伤寒。明成祖命令太医火速前去诊治,但最终因病重无力治疗而逝世于德州境内。这一消息传回京城之后,被授予礼部郎中的陈世启前往德州为东 王举行隆重葬礼,并赐予谥号“恭定”。按照中华习俗,将其长子麻都合册封为新任的苏普鲁特国东 王。而永乐十六年的秋季,又亲笔撰写文句命勒石庙庭,以垂永久。此后西、峒两位 国 王返回,而长子率领众人回家继承遗志;保姆葛木宁及次子温哈喇、三子安都鲁以及随从十余人留守德州守墓。此外,对守墓的皇室成员,每月提供口粮一石,以及布匹、银钞等,还恩赐十二连城祭田三顷三十八亩,无需缴纳税金。此事发生后的第二年秋季,明永乐帝又亲笔撰“御制蘇普魯國東 君碑”,碑立於神道之東南。
每当节日临近,有地方官员专门派人祭扫此座陵墓。而至于那位温哈喇与安都鲁二子的母亲,她回到故乡后,也继续留守陵墓直至逝世。她死后,便附葬于陵墓的东西南隅清朝雍正九年的某个时候,当地政府根据这些人的请求入籍中国,他们便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然而,那座著名的 苏普魯國 東 君 墓 在哪呢?就在山东省的一个叫做德州市的地方,它位于北区的一个叫做北营村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少有的外国君主大型古坟,是我国内陆地区最显著的地标之一。我所收藏的手稿包括了一份《御制蘇普魯國東 君 碑》的影印全文,其中提到了许多关于这段历史的事情,还有其他一些文献,如《明史·外國列傳》、《德縣誌·舆地志(節錄)》以及《溫安家乘要錄》,其中详细介绍了这个故事背后的背景和细节。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些文献对于理解那个时代以及我们今天之间相隔千万里的友谊都是极其重要的。我对这些历史文件怀着深深敬意,因为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过去,同时也激发我们的思考,让我们思考如何继续维持这种跨文化交流和友谊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