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之后自然中的中外交往史苏禄国王访明成祖逝于德州(图)

我收藏了一本《苏禄国东王墓资料》,它是一本16开的线装油印本,由德州市图书馆在1980年1月出版。这份资料虽然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版的,但由于是油印版,印数不多,加上它是内部自印的,所以流传得并不广泛。这本资料记录了一段中外交往史——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派遣郑和率军出使南洋15国时,苏禄国王决定亲自来中国拜见朱棣。

永乐十五年,苏禄群岛上的三位国王——东王率西、峒两王一同眷属、随从340多人来到中国。他们由总兵太监郑和陪同北上。在北京,他们受到明成祖的款待,并在比武场上各显技艺。然而,在这次访问期间,一位名叫罗景龙的海盗窃走了苏禄国王的大珍珠并杀死了护卫阿布贝卡。案件迅速被查清,最终凶手被处决,大珍珠也归还给了苏禄国王。明成祖追封阿布贝卡为骠骑将军,并以亲王之礼厚葬他。

苏禄使团在北京停留27天,然后于当年的9月沿运河返回。当时正值农历九月,秋风开始吹起,而古代苏禄群岛的地理位置接近赤道,其气候通常较热,这些突变的秋风对东王来说极其不适应,他也因水土不服在德州境内病逝。明成祖命太医火速前往诊治,但最终未能挽救他的生命。他去世后,被尊为“恭定”,并按照明代诸侯王陵墓规格,为他修建了寿陵。

根据中国习俗,册封其长子麻都合为新任东王。而永乐十六年秋季,朱棣又亲撰文告,将此事刻石庙庭,以垂永久。此后西、峒两位国王返回家园,而东 王长子带领众人回去继承了父亲的事业。那位留下的女士及次子温哈喇、三子安都鲁以及随从十余人则留守德州守护着这个墓地,对这些守墓的人员,每个月提供口粮一石,以及布匹、银钞等物品,还恩赐他们十二连城祭田三顷三十八亩,不需要再缴纳税金。

第二年秋季,又有一个碑文题名“御制苏禼国家东者碑”立于神道的东西南方向。在每个节日里,都有人专门前往祭扫这个坟墓。当那位偏妃回到了她的故乡,那些继续守护此地的人包括她及温哈喇与安都鲁兄弟,她们继续维持着对这个遗址的尊重。

清朝雍正九年,当那些来自外界请求入籍中华大民族时,这座纪念性建筑便被提议作为重要历史遗迹进行保护。一旦进入现代社会,它成了少有的几个外籍君主大型古墓葬之一,也成为研究这一段中菲友好历史的一种难得文献来源。不过,从改革开放前直至90年代初期,这里的环境一直很糟糕,只有那些直接相关家族成员看管着这些坟茔。而到了90年代中期,一所管理机构成立,并开始实行正式管理模式。不久之后,即1997年,该地区政府投资完成了周围扩建工程以及维修工作,使得这座宫殿更加完美无缺而且能够更好地保存下来的同时,它还获得了解放前的重要文化遗产保护认可。此事证明,我们拥有如此丰富而复杂的人类历史故事,其中就包括像这样关于友谊与尊重之间互动关系的一个小片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