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清末明初的时代,左良玉作为一名明朝的大将,他手中握有八十万大军,但当时的社会环境却充满了动荡与危机。李自成带领的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的威胁都在逼近,而左良玉却选择了坐视不理,不出兵援助即将灭亡的明朝。
那么,为什么左良玉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是他本人并不想帮助崇祯帝,还是他与崇祯之间存在着恩怨?左良玉有什么样的经历,让他能够放任明朝灭亡而不介入呢?
公元1644年4月25日,当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身亡之际,一位曾被期待能救驾的人物没有出现,那就是“逃跑将军”左良玉。
从小生长于贫寒之家,由叔叔抚养长大的左良玉,没有机会接受深厚的书籍教育,因此早早地投身军旅生涯。在老将孙承宗督师辽东时期,他响应号召前往抗击金国。在辽东战场上,他以勇猛著称,被迅速提拔为车右营都司。但后来宁远卫发生兵变,他也失去了官职。
崇祯三年,他复官,再次回到辽东与后金作战,这也是他遇到了贵人侯恂。侯恂既是他的直属长官,也是恩师,在他的推荐下,左良玉在官场迅速崭露头角。随后的几年里,他不断打败农民起义军,其势力也逐渐壮大起来。
然而,当农民起义军势力扩展至三晋、京城周围及黄河以北地区时,虽然他多次与邓玘、曹文诏等人合作成功,但在剿灭农民起义过程中,也开始独立行事,不受朝廷严格控制。此后,在武昌建立了自己的割据政权,并且趁张献忠失败后收复汉阳和武昌。
最终,当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再次围攻开封时,即使皇帝拨给孙传庭十万精兵要去潼关抗敌,但孙传庭遭到彻底失败之后,只剩下了对待死去皇帝唯一希望——留给自己的一线生机:那就是依靠拥兵80万的大将左 良玉。但奇怪的是,就算得知这一切,大将竟然未能行动起来,最终导致了一切美好的可能性消散无踪,而这背后的原因则涉及私欲、恐惧以及对朝廷信任度不足等多重因素。
标签: 明朝那些事儿王更新 、 明史谁写的比较靠谱 、 明朝的建立和历史进程 、 元朝的著名的历史故事 、 大明王朝有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