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的这段历史,是一个颠沛流离的过程,较少为人关注。相信这篇文章会对你了解这段历史很有帮助。
之前讲到明清易代,不一定是以李自成进入北京作为明朝覆灭的标志,若按照郑成功的孙子郑克塽被俘来看,那么明朝又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名义上是这样。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出过专刊,讨论过史学研究碎片化的问题:一方面,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不应该只注意很细小的问题,否则研究就陷入碎片化;另一方面,有些历史学家则认为研究必须从小问题着手,否则你说的话是否有根据、有道理就值得推敲,所以小事件和大叙事如何结合起来,是所有的历史学家要思考的问题。
今天所讲的问题,就是试图从这方面入手做一些探索。“永历西狩”的“西狩”是什么意思呢?古代国君逃亡不叫“逃”而叫“狩”,慈禧太后逃到西安也叫西狩。永历皇帝在广西即位,小朝廷不断西迁,从贵州到云南,再到缅甸,这个过程就叫“永历西狩”。这个故事大多数中国人不知道,但它揭示了一个关于国家存亡的小插曲,也反映了当时政治动荡和民族危机。
在1646年永历政权建立之时,在明朝旗号下的各种势力还控制着中国西南的大部分地区,并且在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地方(特别是台海地区)也处于强势地位。在永历称帝之前,一直有鲁王朱以海自称监国(代理皇帝),建立了一个政权。他死后,该政权礼部讨论给他什么谥号,说:“今圣天子远在滇云,大路阻梗,我末由上请姑同岛上诸文武叙王本末及生薨年月勒石藏诸圹中指日中兴特旨赐谥改葬。”(《监国鲁王圹志》)这是说鲁王政权虽然建立比永历政权还早,但是也认定 永历是正统,而自己只是他的下属。这就是为什么琉球向鲁王进贡,因为他们承认的是整个 南京政府中的最高主宰者,即隆武帝或者更晚期的宗室成员。
至于国际上的态度,更是一番复杂的情形。在那时候许多国家并不认识清朝,他们只承认真正意义上的中华帝国,即前清时代前的那个版本。而且,无论是在欧洲还是亚洲,每个人都能感觉出一种深刻的心情——人们似乎都明白,只要不是清军占领的地方,就都是属于旧世界秩序的一部分。而对于那些坚持抗击清军的人来说,他们并没有放弃希望,他们依然相信有一天能够恢复过去荣耀光辉的时候。当时很多外国使臣都知道他们所代表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正在参与的是什么样的斗争——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一个古老而伟大的帝国,使其免遭毁灭性打击。
然而,对于这些抗击力量来说,最终结果并非如预期般顺利。但我们不能忽视这些抗击者的勇气与信念,它们无疑改变了我们的理解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民,以及他们面临何种艰难困苦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以及它对现代社会产生影响。
标签: 三皇五帝的由来 、 商朝 列表 、 明朝16位帝王的继承人 、 元朝历史为什么很少 、 中国公元前后的划分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