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宫廷风俗画中,如《姑苏繁华图》所示,徐扬以其精湛的笔触描绘了乾隆年间的苏州城景。这个时代,对于物质生活富足的人们来说,扩展视野、体验异地历史文化成为了向往之处,每逢假期,赤立角和罗湖等离境口岸总是人潮涌动。
自七八十年代以来,香港旅游业蓬勃发展,不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团,还有生态旅游和学生游学团等五花八门的推销广告,有时令人眼花缭乱。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旅游活动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相当兴盛。
文化讲座“明清时期旅游活动兴盛与建构”是巫仁恕博士近作《明清时期游观及其建构》的浓缩版。他选取了一些有趣的面向来跟莘莘学子分享研究心得。他说:“在现代旅游业诞生之前,中国历史上就已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旅游活动,这些活动具有类似现代旅游业特征。”他还提到,在当时,“游观”一词被用来形容这些旅行行为,而士大夫们则是推动这股热潮的一部分,他们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果将明清时期的游观放在世界史背景下,与十六至十八世纪西方先驱如英国相比较,可以更好地突显晚明期间特别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探讨士大夫如何通过他们自己的旅程来塑造这一文化,并且分析这种文化如何反映出当代社会经济结构。
巫仁恕博士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他曾担任过大学兼任讲师,现在则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暨南国际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他的专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城市群众集体以及物质与消费文化方面,他对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和著作,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城市生活》、《中国古代市场经济》等书籍。
农民生活圈超出村落范围
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岁月佳节,都会看到江南地区出现许多聚集点,比如装潢豪华画舫载满人去游览秦淮河。这使得一些地区成为举办庙会或其他庆典的地方,比如苏州春天园林内外“游人如蚁”。
除了庙会还有专为士大夫设计的小型私家寺庙,它们通常位于偏僻之地,以供士人们进行秘密议论。此外,还有一种名为“解钱粮”的习俗,即市镇附近信仰村庙乡民,在神庙诞辰那天要带铜钱或纸币并抬神像到市镇参拜。这一切都反映出了小农经济与市场之间日益加深的联系,使得农民日常生活圈超出了“村”的范围。
商品化发展
此外,还有很多关于旅行手册、导赏指南以及套票销售,这些都是现存文档中的确实存在的事实。在交通配套方面,有画舫、楼船提供宴饮服务;而对于戏剧表演,则有专门组织提供雏姬扮男相侍候客人的服务。此外,一些进香团也开始提供包餐及路费服务,使得整个行程更加便捷高效。
西方人的评价
耶稣会士前往中国传教,他们留下的笔记记录了当地人民的情形,并对马路平整度、船只舒适程度、高级轿子的使用以及普遍可用的旅店表示赞叹。而到了18世纪,当欧洲商人与使者抵达这里,他们不再只是单纯赞美,而是在批评中寻找改革之机。他们认为中国虽然造船技术陈旧,但道路整齐;轿子虽然舒适,却不及英国马车;旅店虽然普遍,但干净整洁程度不及欧洲标准。
然而,从巫博士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评价其实并不准确:“欧洲人早期对中国的赞美,是夸张其辞,用以刺激欧洲反醒改革,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再现景象
透过文字与图像所呈现的地景往往被赋予主观意义。在江南地区,就通过诗词描述和方志记载,将原本较不为人知的地方提升为知名胜迹,如皇帝亲临题字后,那些原本较无名的小地方便迅速走红。这一点展示了如何通过一种形式塑造另一种形式——即从文人的作品转变为公共知识——从而塑造新的认知模式,从而创造一个新的旅行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