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僧兵抗倭寇历史上的自然景观背景下朝代发展的重要一刻(图)

在影视作品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少林武僧义举其实还有更为不为人知的历史篇章。除了帮助唐王李世民击败叛军外,少林僧兵还参与了明代对抗倭寇的战斗,并以其勇猛和忠诚赢得了殊勋。在古代嵩山、五台山和伏牛山的寺院里,都有一支训练有素、武艺高强的武僧,他们被正式列入国家“乡兵”行列,被称为“僧兵”,就像今天的民兵或预备役军人。

这些少林僧兵是真正的大硬汉,不需要国家拨款供养,却个个骁勇善战、冲锋陷阵。他们使用的是棍棒乃至徒手出击的少林拳,“少林尚棍”驰名天下,即便是木质钝器,也能在佛门十八般兵器中占据一席之地,被誉为“艺中魁首”。

明朝嘉靖、隆庆年间,日本海盗(倭寇)频繁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动摇了明王朝在东南地区的统治和国土安宁。但当时海防松弛,加之朝政、军纪松懈,使得部队战斗力极弱。而倭寇凭借精良刀具及诡秘刀法,让明朝守军节节败退,使沿海百姓惨遭欺凌。

前方告急,朝廷只得征调各地乡兵,其中包括著名的一批少林僧兵。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当沿海倭寇作乱时,他们日夜兼程,一马当先地冲杀在平倭抗侮最前线。那倭寇虽然也不是吃素的,但“强中更有强中手”,他们用的是长达七尺重30斤特制铁棍,与敌人的双刀横劈直砍形成鲜明对比,最终使得神奇的小盾与棍棒横扫敌阵,将威风扫地落荒而逃。

宁波都督万表在《海寇议》中记载,在1553年的杭州事件中,有月空法师亲率三十余位少林僧兵大破倭贼,而后因误入埋伏全体阵亡。此后,又携百名僧兵再次痛歼上千敌人。在翁家港白沙滩战役中,更将250多名入侵者斩尽杀绝无一幸免……频传捷报大长了国人威风,从此之后,对于几处地方派去求助的人们赞颂不已,还有一首诗来形容这一壮举:“山东应募少林僧行伍整,大旗招展江湾岸。”

这段历史证明了几位英雄所表现出的精神:奋勇杀敌,无畏牺牲。这段传奇故事震惊四方,更让顾炎武先生竭力讴歌,这些保家卫国的小尼姑们,以及四位壮烈牺牲于保卫松江战役中的真元等四位英雄,他们的事迹至今仍激励着后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