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经典语录中的游观之美(图)
在现代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人们常常认为旅游是一项当代产业,但意想不到的是,旅行活动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非常兴盛。文化讲座“明清时期旅游活动的兴盛与旅游文化的建构”是巫仁恕博士最近写了十一万字的著作的浓缩本,他选了几个比较有趣的面向来跟莘莘学子分享研究心得。
据历史记载,在明清时期,士大夫们热衷于进行各种形式的人文探索,他们不仅关注书籍知识,还喜欢亲身去体验和观察自然景色、人文风俗。这些游览活动被称为“游观”,而带动整个社会文化生活的是士大夫阶层。在他们看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因为通过实地考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然规律和社会现象。
在苏州这样的城市中,就有许多名胜古迹,如秦淮河两岸、虎丘山塘等,这些地方成了游客们喜爱的地方。春天的时候,这些地方特别热闹,有很多市集和节庆活动吸引着民众前来参观。而且,不仅城镇内外,都会举办各种庙会和节庆,让人们可以在农闲时间出去看看其他地方。
除了这些,江南地区还有巡会节庆这种形式,这种节庆以城镇为中心,将周边乡村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小农经济与市场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联系。这也反映出,那时候的小农经济已经开始参与到市场化的大潮中来了。
此外,在交通配套方面,也有很多设施,比如画舫、楼船,它们提供食宿服务,而这也是后世旅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出现了套装旅游,即进香团,一起乘坐进香船去朝拜的情形;甚至还有一种叫做“解钱粮”的习俗,即市镇附近信仰村庙的乡民,在市镇神庙的诞辰节庆时,要上纳铜钱或纸币,还要抬村庙的神像到市镇参拜。这都显示出了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商品经济发达,加深了小农经济与市场关系,使得农民日常生活圈超出了“村”的范围。
至于西方人对中国旅游设施评价,我们知道,从十六世纪耶稣会士开始,对中国人的赞美之词逐渐变得复杂。一方面,他们对中国马路平整、游船舒适、轿子高级等方面表示惊叹;另一方面,他们也批评中国造船技术守旧,又指出轿子并不舒适。到了十八世纪,当英国使节团到访时,更是直接指出航海技术没有突破、道路整齐但无特点、轿子不如英国马车及旅店虽普及却不如英国整洁。
总结来说,无论是从文字还是图像所呈现的地景,都透过一种文化形态塑造出来,并赋予了主观意义。江南作为一个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其美丽地景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并广为流传。而这些原本较不为人知的小景点,由于皇帝及其文人的题字加持后,便声名大噪成为一处重要的地标。此外,尽管现代我们对于旅行充满憧憬,但实际上旅行早已存在,而且它一直都是社会发展的一部分,是连接不同地域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
标签: 明朝最有能力的 排名 、 中国历史朝代明细表 、 朝代歌里面有几个朝代 、 中国古代史历史故事 、 公元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