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背影下徐枋之死与自然的平静相辉映

我,徐枋,是一位明末清初的画家。我的父亲,徐汧,在明朝担任少詹事。我出生于江苏苏州,这里是我根深蒂固的地方。字号分别是昭法和俟斋、秦余山人。在公元1522年,我进入了这个世界,而在1694年,我离开了它。

十六岁的时候,我按照父亲的吩咐,跟随朱集璜学习。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那时正是崇祯十五年的中举人考试。我努力学习,不久之后,在崇祯十七年,即明朝覆灭之时,我取得了这一成就。但那时候的国情已经岌岌可危。

我的父亲,以死殉国的事迹让我印象深刻。那时,他说:“吾不可以不死,若长为农夫以没世可也!”他的这番话,让我感动极深。尽管如此,当他去世后,我并没有选择像他那样去殉国。而是在隐居于乡野山林之中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从未踏足城市一步。

在那个时代,有几位与我一样的遗民,我们相互尊重,并被称为“海内三遗民”。那些日子里,我更加专注于书籍和艺术创作,对书法绘画都有所成就。我还曾经寄给王士祯一枚灵芝,为此,他写下了一首诗来纪念这件事。这段经历虽然让我接触到了外界,但同时也避免了太多的人际交往。

有一次,汤斌巡抚江南期间,他听闻我的住处,便独自一人前往拜访。当时,他在堂上诵读白驹之诗,却最终无奈地离去。这段故事传开后,使得人们更加敬仰我的隐逸生活。

随着名声的扩散,一些权贵开始寻求我的作品,比如川湖总督蔡毓荣。他亲自写信请求给我画像,并附带厚重金钱作为报酬。不过,无论如何,我都坚持自己的立场,没有接受他的请求,只是回复了一封信,将金钱退还给他,还说:“明府是殷荆州,吾薄顾长康不为耳。” 我始终保持自己的一贪身份,一介书生,不愿意参与政治或经济活动,因此过着非常清贫的生活。

因为生活艰辛,最终导致了家庭成员的一系列悲剧。在疾病缠身、绝食六十日的情况下,最终幸运地得到了治疗。但很快,又因卷入“逋赋”案件,被迫四处躲藏,没有一个稳定的居所。此刻已然老迈,“家止四壁、薇蕨不供”,只能依靠偶尔获得的小物资来维持生命下去。

即便面对如此困境,也无法改变我坚守原则的心态。一头驴子成为朋友,它能理解人类的情感。当需要换取必需品时,就把作品放在驴背篮子里让它带到城边,然后再返回空手,这种奇异现象使得人们惊叹并争先恐后观看,说:“高士驴至矣!”每当有人从驴背篮中拿出画作或其他物品,再将它们放回,就像是自然规律一般,每次都会回到原来的状态。这样的日常持续进行,让大家习以为常,而我仍旧保持自己的独立精神和价值观。

最后,在73岁高龄临近死亡前夕,即使身体虚弱,也没有忘记坚定自己的决心。当病床上问及遗体处理办法时,我表达出了对宋荦(宋应星)的信任,如果死后不要接受其赙礼。而果然,在去世后的情况下,宋荦送上了棺材,但是家人拒绝接受,因为我们家的经济状况本就窘迫。因此,他们凑合一点资金才办起了丧葬事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