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深邃悠长,涵盖了无数的故事和人物。近日,一位名为于谦的人物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他在明朝遭到了斩首。这篇文章将解答这个问题:于谦明朝为什么被斩?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是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他是明代大臣、民族英雄,以其忠心义烈著称。
于谦早年登进士第,在宣德元年的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中,因严词斥责朱高煦而受到赏识。后来他巡抚河南、山西等地。在土木之变后,他坚持固守北京,不愿意南迁,被授予兵部尚书。
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时,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态度坚决拒绝和议。当时的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他忧国忘身,但口不言功,只是一直致力于国家事务。
然而,由于是性刚直,这些特质也招来了众人的忌恨。在天顺元年,大将石亨等诬陷他谋立襄王之子,最终导致他的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他被复官赐祭,并追谥“肃愍”。神宗时又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
《明史》评价他:“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那么,我们回到问题上:于谜明朝为什么被斩?根据史料记载,其原因主要有两个:
谋逆罪 斩首
石亨和太监曹吉祥勾结,将 于谦抓捕,并在公元1457年正月22日,将其斩首示众。
死亡与宫斗
都御史萧维祯审判定罪,坐以谋反,判处死刑。但据说英宗犹豫过,但最终还是决定杀掉他,因为徐有贞强迫英宗做出这一决定,最终是在崇文门外对他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通过这次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在古代,也存在着权力的斗争,以及个人信念与政治命运之间的冲突。而对于清朝来说,这样的历史教训提醒我们要警惕权力斗争带来的危险,以及保持独立自主的重要性。这也是我们今天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意义所在。
标签: 南北朝与隋朝的关系 、 关于宋朝历史的视频 、 明朝最有血性的 、 历史朝代歌谣口诀 、 明朝至今有多少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