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瑶草,贵州贵阳人。原姓李,过继马氏,祖籍广西梧州。万历己未年(1619年)中进士,被授予南京户部主事职位。后来,他历任严州、河南、大同知府及庐凤总督等职务。在甲申之变之后,他与史可法、高弘图等人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是为弘光帝。
马士英在国事不济时期继续支持福王朱由崧,并抵抗清兵入侵,最终殉国而死,但关于他的死因存在争议。在清代,他被后人所责骂,但夏允彝和夏完淳父子在《幸存录》中对他持有正面评价。他留下了《永城纪略》(含《永牍》)以及部分诗文和书画作品。
历史上,对于马士英的评价并不一致,《明史》将他列入奸臣传,但一些学者认为这可能过重。张祥光先生则认为,在抗清过程中,马士英并没有投降,而是忠心耿耿地支持着弘光朝廷,因此他的行为应该重新评估。
除了政治活动外,马士英也是一位擅长绘画的人物,有几幅其山水画作品流传至今,其中包括青岛市博物馆藏的一幅山水绢画,以及南京市博物馆所藏的山水扇面等。此外,还有一些诗词表达了他与阮大铖之间的情谊,他们共同经历了一段复杂的历史时期。
尽管现在人们对于马士英的看法多元化,但在当时,他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其生平和行动都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讨论。而今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他的角色和贡献,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这段复杂而丰富的人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