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慈安太后不死大清会是什么样

提到晚清,我们就会想到他们签署的大量不平等条约,提到割地赔款我们就会想到那个可恶又可恨的晚清太后——慈禧。豢养宠臣,生活奢靡,自私自利,奴役百姓,所有封建贵族的荒唐事儿,都被她做了个遍。其实,猖狂的慈禧顶多算是庶太后,是咸丰帝的妃子而已,真正的嫡出皇太后是慈安,如果,慈安没有早早去世,恐怕晚清的历史就不会是现在这样。

晚清的许多文人墨客和家对于慈安的评价都不高,所以,他们笔下的慈安老实无能,可有可无,其实,这才是真的有失公正。历史上真正的慈安是一个十分有智慧的人,咸丰帝在位时,她能很好的处理后宫嫔妃与丈夫的关系,将整个后宫治理的仅仅有条。

后来,咸丰帝去世,她走向朝堂,也展现了非常人能及的才华。只是,慈安并不喜欢,许多事情都会交给慈禧来做,这才给人总是依靠慈禧的假象。那么,历史上两位太后到底是什么关系,又发生过什么事呢?出身于满族贵族钮钴禄氏的慈安,在十六岁那年入宫成为了妃子,而后,在仅仅八个月的时间里,她登上了后宫之主的位子,成为了皇帝的嫡妻——皇后。同一批进宫的秀女慈禧只拥有一个兰贵人的称号。

后来的几年,慈安越发显贵,统领后宫,有条不紊,成为了咸丰帝的贤内助,可是,遗憾的是没能为皇帝生个皇子。而此时的慈禧早已不是一个小小的贵人,1856年,她生下了咸丰帝唯一的皇子,之后,被封为“兰贵妃”。

咸丰帝一直身体都不好,国家又正处于内忧外患之时,心力交瘁之下,身体的状况越来越差。后来,西方列强实在垂涎大清的财富,直接发动了侵华战争,咸丰帝逃到热河,不久,就去世了。临终之时,他做了三件事,直接导致了后来的辛酉的发生:第一,封长子为太子,也就是慈禧的儿子;第二,封八位大臣为辅政大臣;第三,赐慈安和太子各一枚印章,给予政事大权。

其实,咸丰的本意:一来是防止这八位辅政大臣将来势力变大而威胁到皇帝的权力,掌控朝政。二来,也让八位辅政大臣监督慈安和慈禧,以防止后宫的事情发生。本意是好的,算盘打的也挺精明,可是,他不会想到,这种行为反而促进了双方的矛盾,直到最后不可调和。

两宫太后直接联合亲王奕铲除了八位辅政大臣,1861年11月8日,慈禧发布上谕,否认咸丰遗诏,下诏历数载垣、端华、肃顺等人的罪状,下令将肃顺斩首;让载垣、端华自尽;另外五大臣则被革职或充军......自此,载淳正式登基,太后听政,时年,26岁的叶赫那拉氏篡夺了清朝大权,宣布废除八大臣原拟的祺祥年号,1862年改为同治元年,东、西二太后垂帘听政。

这次在许多书中都有很详细的讲述,这里就不细说,但是,这场起关键作用的不是慈禧而是慈安。慈禧很明白自己的处境和身份,于是,努力争取慈安的支持,这才使得己方的筹码加大,赢得了这场权谋之战的胜利。慈安在后来与慈禧一起垂帘听政,并称太后,但是,真正能让大臣们服从的只有正宫慈安。可慈安也没有让人失望,展现了为政的手段和能力。时人之所以认为慈安懦弱无能,就是因为她不喜政事,很多事都交给慈禧来处理,可是,慈禧顶多算是个总经理,真正的大事还得慈安这个总裁来决定,这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

能佐证慈安并不无能的还有一个事,就是慈安诛杀慈禧心腹宦官:安德海。对于东宫太后,百姓们对她的评价颇高,最主要就是因为诛杀安德海一事。安德海是后宫宦官,平时很得慈禧的宠信。时间久了,他开始借着慈禧的淫威作威作福,在朝中肆意妄为,无所顾忌。作为一个太监,他猖狂到直接在宫中大摆宴席,明媒正娶当时的戏班子美人为妻,阉人有如此作为,这在后宫可谓是不伦不类。慈禧的纵容慈安都看在眼里,但是,她并没有直接管束,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坐等着合适的时机。

安德海一时间权势滔天,越发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后来,干脆向慈禧请旨去江南置办皇帝的衣服,慈禧应允了。安德海很高兴,大摇大摆的出了宫。可到达山东境内时就被官兵抓获。祖宗定下的规矩:太监出宫,死罪。巡抚将此事迅速上报在朝堂上,当着众大臣和慈安的面,慈禧已经无力袒护,于是,慈安趁热打铁,将安德海就地,终于吐出了那口浊气。据史载,不仅安德海,朝中许多多行不义的大臣都是慈安下令处决的。

可是,这样一位英明的太后,却在45岁的年纪猝死。这对当时的清王朝来说打击实在太大,甚至,可以说加速了清的灭亡。如果,慈安不是被害死,老天开眼让她健康地活到1908年后,或许,光绪的变法不会失败,至少不可能被关在瀛台那么凄惨地死去了......可惜事实就是:好的没活长,祸害倒长寿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