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末年,皇帝昏庸无能,统治阶层腐朽不堪,再加上天灾频频出现,这一切导致整个社会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并由此引发了多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黄巢起义”。
公元875年,盐商家庭出身的黄巢因对当时社会极度不满,遂决定响应农民起义军领袖王仙芝的号召,在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举兵反唐。三年后,王仙芝在官军的围剿中战死,黄巢被众人推举为“黄王”,号称“冲天大将军”。
公元880年,黄巢率领义军攻占了唐朝京师长安,并在大明宫含元殿登基称帝,“黄巢起义”发展到了最。然而,黄巢还没把皇帝宝座捂热,起义军中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情:同州防御使朱温叛变了。
朱温是黄巢手下一位非常重要的将领,且手中掌握着大批军队。朱温的背叛对黄巢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打击。不过,令人颇感匪夷所思的是,当时黄巢的军队已攻下长安,唐僖宗逃往四川,天下大势似乎明显偏向于黄巢这边。朱温早不反,晚不反,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择了背叛黄巢呢?
朱温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人渣,但关于背叛黄巢这件事,倒是不能怪他反复无常,完全是黄巢自己作死的结果。
黄巢在长安登基称帝后,天下局势对他确实极为有利,当时大部分人都认为黄巢建立的大齐政权将会取代大唐王朝的统治。许多唐朝官员都纷纷改旗易帜,加入到黄巢阵营中。然而,历史却证明了黄巢“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他的格局顶多也就是能率领农民起义军到处烧杀掳掠,而不是那种可以定鼎天下的帝王。
在赶跑了唐朝皇帝后,黄巢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这些方面上,而是天天在后宫中与宫女们厮混。同时,他对手下那些曾和他共同出生入死的将领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为了解决信任危机,他重新起用了让唐朝格局变得一塌糊涂的太监,并派这些擅长搞阴谋诡计和打小报告的“特殊人士”前往各个军中充当监军。
在派出了大批监军太监后,黄巢就自认为他掌握住了全军的动态,而事实上,监军太监们送给他的各种情报往往掺杂着大量私货,对各军将领的好评或是差评,完全依据将领的听话程度来决定。如此一来,像朱温这样在前线作战的将领就惨了,不仅军事行动受太监掣肘,还经常要被这些他原本最看不起的阉人所压制、欺负。
朱温感觉委屈,于是不止一次地通过正常程序向他的老大黄巢申诉。可是他上报的所有信件全都如泥牛入海,音讯全无。原来,信件全部被太监们给截留了。
公元882年,朱温率部在河中与唐军作战时遭遇大败。朱温接连发出十份表章,请求黄巢火速派兵增援。和朱温素有过节的左军使孟楷在得知这一紧急军情后,却和朝廷中掌管军情信函的太监内外勾结,隐瞒了这件事情。朱温苦苦支撑,却始终等不到援军的消息。他身边的亲信胡真、谢瞳劝他干脆投降唐军。朱温觉得唐朝气数未尽,而黄巢自从称帝后,干的一系列事情也不像是真命天子所为。于是把心一横,杀掉了监军太监,然后宣布向唐朝投降。
唐僖宗在蜀郡得知朱温愿意弃暗投明的消息后,大喜过望。他当即下诏封朱温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
朱温降唐是“黄巢起义”的转折点,此后黄巢和他的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公元884年六月,黄巢在狼虎谷(在今山东莱芜西南)兵败自刎,唐末农民起义进入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