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逢“五四”,岁岁谈,那位对中国人来说早就不陌生,却久久不能入籍扎根的德先生,正在一步一步地变客人为主人!
王也扬逢五四谈说实话
(作者:王也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年年逢“五四”,岁岁谈,说实话,成了“五四”的一个符号,久之,人们便不大去想符号本身的意思,连《与科学》杂志编者也觉得今年纪念“五四”的稿子似应该挖掘点新意了。
上世纪初,维新思想家黄遵宪先生病重时叹曰:自己虽然名叫“遵宪”,却没有能够在祖国见到宪政。黄先生逝世百多年了,笔者仍常常想起他的话来。五四运动,是中国读书人掀起的爱国运动,缘起于一战后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划给日本。民族主义和主义是孪生兄弟,这哥俩又与科学、理性精神有不解之缘,所以在救国斗争中,“德先生”(Democracy,)、“赛先生”(Science,科学)也顺便被请进国门,做了一回客人。说他们“做了一回客人”,是因为他们没有入籍扎根,且仅仅是这个古老国家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口——读书人的客人而已。说来,早在“五四”之前,少数睁眼看世界的中国读书人就认识德先生了,并认定德、赛二先生能够帮助中国摆脱民族危机,他们甚至说动了皇帝来批准德、赛二先生入籍。可是,神州大地百分之九十九的老百姓却无动于衷,这也不能怪谁,因为百姓们多不识字,何以能够接纳德、赛二先生呢?前面提到的那位黄遵宪是怀着遗憾离世的,他的朋友梁启超经过思考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新民。他说只有把我们愚昧、奴性的民众改造成为懂得权利义务思想的新型公民,德、赛二先生才能在中国真正入籍扎根,国家也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梁启超的思路对头,但“新民”如何“新”法?关键在于实践:治愚,就要让人人都识字。识字就要上学堂。劳苦大众终日为温饱挣扎,上学对他们来说是奢望。1911年,读书人把民众发动了起来,辛亥成功地推翻了清王朝。历史学家以这次的口号——“反满”来对应民族主义;以后建立的政体——“共和”来对应主义,便容易地确定了这次的近代性质。但是后的军阀混战,又仿佛回到了东汉末年!留学生鲁迅从城头不断变换的旗帜中看到了“内骨子依旧”的不变来,他笔下的民众代表阿Q是积极分子,却仅仅为了抢点东西而已,结果脑袋掉了也不知怎么掉的。为了改造国民性(也就是“治愚”),鲁迅决定放弃学医,选择当职业作家。然而话又说了回来:文盲众多的老百姓如何会读他的书呢?梁启超的学生张东荪直言说,先应“使中国人从来未过过人的生活的都得着人的生活”,然后才谈得上改造其头脑。道理很简单:治愚,首在疗贫,前提条件是解决中国社会的贫困问题。
不久前,笔者读到俞可平先生的文章《是个好东西》,又见李君如先生“是个不坏的东西”的谈话,钦佩之余,难免感慨:德先生早就不是陌生人,须知新中国是在“让一切不的制度死亡”的战歌中诞生的,怎么光阴到了21世纪,中国的思想家们又开始了“是个什么东西”的讨论!就好像一位用英文写作的人,一觉醒来,又从头学起了ABC,这一觉睡得何以致此呢?平心而论,造成思想的历程画圆圈,问题出在了几个层面。其一是建国后,我们很快放弃了新主义,搞以阶级斗争为纲,否定前人创造的文明成果,以为“、自由、、法制”是资产阶级的东西,因此就是坏东西。殊不知,当我们彻底“革了文化的命”,才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国民经济(包括文化教育)崩溃的边缘。其二是百多年来,思想启蒙运动仍然停留在了少数读书人中间。“、自由、、法制”这些东西没有深入到人民大众的经济生活中去。老百姓不懂得“无代表,不纳税”的道理。往深了探究,则是20世纪激荡澎湃的并没有达到梁启超所谓“新民”的目的——那些黄土地上文盲半文盲的父老乡亲们还没有彻底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尚是问题,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权利,等,就无从谈起。其三,世事沧桑,几经辗转,经济终于繁荣,权利话语兴起,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执政者中头脑清醒、有忧患意识的人们深悟“权为民所授”才是执政之源,于是“是个好东西”的呼声再起。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们终于在“疗贫”问题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中国社会的组成部分也日益多元化,新的社会阶层在壮大。与过去所谓“读书人”阶层不同,中国的新社会阶层是驾驭着先进生产力,经济地位独立,不仅掌握自身命运而且越来越有导社会发展的阶层。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韩方明介绍说:“新阶层”不只是指企业主,更有民营企业的技术人员、受聘于大型民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个体户、律师、会计师和自由职业人员,还有从国外回流的“海归”人士。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新阶层的人数已超过1亿5000万人,占总人口11.5%,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人民币的资本,使用着全中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的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量的近三分之一,所从事的进出口贸易额在全国总量中占四成。这一快速扩大的崭新社会群体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治的建设。在今年的“”上,社会新阶层的代表和政协委员不仅关注本企业、本行业的利益,而且更关注社会公共利益。、政协要有效监督国家财政税收问题提出来了;新闻立法要积极推进的意见也见诸报端。以专业的视角参政议政,是新阶层知识分子的优势。近年来,私有财产保护、物权法、非公有经济36条、新劳动法等法律条文的出台,都与这个群体的推动分不开。在此过程中,大批“海归”人士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优势。由于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感,他们中的多数人都愿意抛却为本阶层利益代言的狭隘立场,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专业和公益领域,为民众说话,为社会的进步建言献策。与此同时,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使两亿农民变成了市民(即使他们暂时还被称作“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水平已超过前辈,他们的公识在成长……
年年逢“五四”,岁岁谈,那位对中国人来说早就不陌生,却久久不能入籍扎根的德先生,正在一步一步地变客人为主人!这不就是我们纪念“五四”最有意义的新意话题吗?
人学研究网·中华文明栏目责编:紫天爵
标签: 明朝16位帝王的命运 、 明朝的发展史 、 宋朝末期历史 、 唐朝强盛还是宋朝强盛 、 明朝历代 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