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柴,身材不高仅五尺,但在孔子门下学问深厚,被孔子赞誉为“憨直忠厚”。他在季氏家任职时,曾被派往费邑担任宰官。孔子担心他不能胜任,甚至形容这是一种对季氏儿子的害处。
然而,高柴并未因这一担忧而放弃,他的政治生涯在鲁、卫两国持续了四个时期。他曾历任鲁国的费宰、郕宰和武城宰,以及卫国的士师,是孔门中最频繁出仕且时间最长的一位学者政治家。在鲁哀公十五年,当卫国发生动荡时,他急忙逃离,并劝阻好友子路不要回宫,但终究无法挽救子路的命运。
高柴以尊老孝亲著称,在学习之后,从未违背过礼节,这一品质影响了他的治理民众方式。当他担任卫国狱吏时,他坚持按法办事,不受私人情感干扰,使得他的执法清廉公正赢得了民众和孔子的赞赏。与此同时,他性格直爽,与子路是至交,一致认为他忠厚守孝且善于管理官务。
除了政治生涯之外,高柴还曾游学兰陵,并教授仲尼之道,为传播儒家的知识做出了贡献。在去世后,他安葬于兰陵故城东北刘堡村,那里现在仍然有着关于他的历史遗迹。作为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高柴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既聪明又诚实的人物形象。
标签: 明朝鬼怪最多的朝代 、 明朝那些事作者简介 、 明朝有趣的历史故事100 、 明朝小锦衣 、 中国历史朝代顺口溜快速背诵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