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字明远,以白居易诗风著称,为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参与编写《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但今已佚失。
1.故里宴饮:在随宋太宗出征北汉时,由于常山是李昉的老家,太宗赐以羊酒,与群臣共宴饮七天,一举成为了荣耀的象征。
2.公正待人:李昉热爱宾客,如南唐士人归附朝廷者,他都乐于接纳。虽然他对张洎宽厚,对张佖却冷淡,但张佖仍然定期拜访。他解释说,当年的请求和现在不同,是因为当时他未曾私下向李昉请托,因此保持尊敬。
3.不疑故友:卢多逊诬告李昉数次,但李昉始终相信朋友,不介意这些指控,只是在成为相国后才开始怀疑他的忠诚。
4.劳心成疾:长时间主管诰命使他患上了心脏病,每隔几年发作一次,每次过一年才能康复。
5.辩叔冤屈:族叔李崧被冤杀,在宋太宗时代,他的儿子通过了考试而来京城,被推荐担任官职。李昉代替他申述冤屈,并提出了公正之言,最终获准恢复家族财产并录取其子弟入仕。
6.三世同命:致仕后的父亲因伤寒去世,其孙子在斋戒期间也突然病逝;孙子的儿子在祭祀景灵宫途中也迅速去世,使得祖孙三代均死于祭祀活动中。
7.至道九老会: 李昉致仕后想仿照洛中的“九老”,但由于王小波、李顺起义事件导致计划失败。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长朝代之一——北宋时期的人物,这些逸闻趣事展现了一个深受皇帝信赖的名相与文学家的生活轨迹,以及他如何处理政治关系和个人伦理问题。在他的生涯中,无论是宴饮故里还是辩护亲友,他都以一种高洁而公正的心态行事,而这无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一种文化精神和社会价值观。
标签: 最诡异的朝代 、 各个时期的明朝版图 、 中国历史朝代年号顺序表 、 明朝那些事mp3 、 5000年历史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