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复习资料你知道吗行将就木的典故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

行将就木的故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呢?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成语的由来和它所蕴含的深意吧!

行将就木,意味着生命即将结束,正如棺材即将装满尸体。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太子,他在位期间被称为晋文公。在他年轻的时候,因为父亲晋献公宠爱妃子骊姬,导致自己和兄弟申生、夷吾都遭到了陷害。申生的死使得重耳和夷吾不得不逃离家乡。

重耳带着忠心耿耿的臣子逃到狄国,在那里生活了十二年。他在狄国期间娶了一名姑娘季隗,并有两个孩子,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回家的念头。当他的父亲去世后,他终于返回晋国,并成功地成为了一位强大的君主,即著名的晋文公。

在离开狄国之前,重耳对季隗说:“你等我二十五年,如果我还没回来,你可以改嫁。”季隗 tearfully replied, "I am now 25 years old. If I wait for you for another 25 years, I will be 50 and already at the end of my life. Why should I marry again? Please allow me to wait for you forever." 重耳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她,而后终于回到晋国并担任一代霸主——晋文公。

"行将就木"指的是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这句成语形容一个人生命即将结束,与“枯木朽株”、“气息奄奄”相反,“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则是它的反义词。

【用法】:作谓语或定语;用以形容人的生命即将结束。

【例句】:但老夫行将就木,只求晚年残喘。★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