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世纪的英国,除了那些公有地之外,每一块土地早已有了自己的主人,为什么还能出现重新圈占土地的情况呢?说起来确实很让人奇怪,但发生在英国却是必然的。在16世纪以前,英国的生产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纺织业在人们的生活中,还是个不起眼的行业。随着新航路的发现,国际间贸易的扩大,在欧洲西北角的地带,即佛兰得尔地区,毛纺织业突然繁盛起来,在它附近的地方也被带动起来。毛纺织业的迅猛发展,使得羊毛需求量逐渐增大,而市场上的羊毛价格开始猛涨。英国本来是一个传统养羊的大国,这时除了满足国内需要而外,还要满足国外羊毛需要,因此养羊业与农业相比,就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这时,一些富有的贵族开始投资养羊业。
养羊需要大量土地,所以贵族们纷纷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农民赶走,并且把可以用于牧场的地皮圈占起来。一时间,在英国到处可以看到被木栅栏、篱笆、沟渠和围墙分成一块块草地的地方。而被赶出家园的人们,则变成了无家可归流浪者。这就是圈地运动。当时,一位著名作家托马斯·莫尔在他的书《乌托邦》中写道:“绵羊本来是驯服的,现在它们变得贪婪和凶狠,它们甚至要吃掉我们。”
圈地运动首先是从剥夺农民公共用地开始。在这个时候,不仅私人所有的地产已经存在,而且森林、草原、沼泽以及荒野这些公共区域没有固定的拥有者。一些权势滔天的人利用自己的力量,将这片广袤领土转化为巨大的牧场,他们强行占据这些公共区域。当这些资源无法再适应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时,那些曾经长期承租他们土地的小规模农民就不得不离开自己曾经赖以生存的地方,被迫成为流浪者。
有一群受害农民向国王控诉一个叫约翰·波米尔领主的手段,他通过欺骗和暴力手段夺取了他们世代耕种过的地盘。他用围栏将这片地方封锁,用作个人所有物。他又强行抢走了我们的住宅、田野、私人物品和果园,有些房屋被他拆除,有些则遭到了火焰蹂躏,我们因而失去了家的庇护所。如果有人不同意,他就会率领打手包围住他的房子,他们手持刀剑木棍,以威胁气势逼迫开门,无论家庭成员如何哀求都不能阻止这一过程。
约翰·波米尔为了圈出我们的田地,不惜将我们投入监狱或毒打致残甚至杀害,我们现在连生命都难保全。这就是当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其中包括对那些想要抗议并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小型租户施加恐怖压力的行为,以及对那些反抗此类掠夺行为者的极端镇压措施。
尽管英格兰君王也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尝试限制这种情况,但最终并未有效制止这种现象继续进行,因为新的法律往往使得商人的活动更加合法化。为了解决被驱离农村小屋后的流浪问题,该政府设立了一项计划,让那些失去居住条件的人前往工厂工作,以便能够获得收入。此举实际上导致更多人陷入贫困状态,同时仍然保持着社会稳定,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向前发展。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时代“绵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标签: 明朝历史详细资料大全 、 历史年代表和时间简图 、 明朝那些事儿免费听书 、 明朝最能打的 、 明朝昏君为什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