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刺在背的历史故事
芒刺,在字面上指植物茎叶或果壳上的小刺,形容人心中感到惶恐不安,如同有小刺扎在背上。这个成语背后隐藏着西汉时期大臣霍光的一段历史。
霍光曾是汉武帝器重的大臣,被封为大将军。在汉武帝临终前,他被托付辅佐幼主昭帝刘弗陵。朝廷事务几乎都由他决定。不过,尽管霍光忠心于皇室,但他对反对自己的人则不能容忍。他利用手中的权力排除异己,将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以罪名杀害,并迫使反对他的燕王等皇亲国戚,以及朝中的大臣,都不得不畏惧他。
昭帝去世后,由昌邑王刘贺即位,这位皇帝却从不干预国家大事。霍光因此愤怒,不久又废黜了刘贺,迎立刘询为汉宣帝。这时,宣帝深知霍氏家族势力强盛,对自己的生死存亡都取决于霍光,因此非常害怕。
有一次,当宣帝前往高庙祭祀时,在车行至祖宗牌位前,虽然并非与霍光同坐一辆车,但由于当时的政治氛围和自身担忧,使得宣帝如同有“芒刺在背”,难以自持,最终无法平静地完成朝拜之举。当张安世代替了霍光后,他才能够顺利完成祭祀仪式。
随着时间的流逝,霍光病逝,其家族企图废黜宣帝,以其子HOHOYI(此处应为“HO禹”)作为新君。但这次阴谋败露,最终导致满门抄斩。
《汉书·霍 光传》记载:“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如有芒刺在背。”这段文字详细描绘了那个时代政治环境下的紧张气氛,以及人们的心理压力和危机感。而“芒刺在背”的成语,就这样由这一历史事件而来,为日后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方式,用来形容那种无形但让人难以承受的心灵痛苦。
标签: 明英宗朱祁镇是昏君吗 、 明朝历史思维导图 、 大明妖后孙若微 、 为什么明朝历史粉那么多 、 明朝16位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