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解释一下“苟延残喘”这个成语,它的意思是勉强维持生命,像临死前的喘息一样。这个成语出自古代的一则故事,讲的是东郭先生在野外迷路时,被一只狼追赶,他为了救狼免于被杀,便将狼藏入书袋中。但当赵简子追捕者走远后,狼却转身要吃掉东郭先生,这次又是一个猎人及时相救了他。
这个故事中的“苟延残喘”,实际上是指东郭先生在危急关头,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和智慧暂且拖延下去的情形。这句话的本意是:“你为什么不让我早些躲进你的怀抱,以便我能勉强地继续呼吸呢?”这表达了东郭先生对生命的渴望,以及他愿意用任何方式去延续自己的生命。
此外,“苟延残喘”这个成语还可以比喻人们在困难和逆境中勉强生活,比如鲁迅《花边文学序言》中提到:“在这种明诛暗杀之下,能够苟延残喘,与读者相见,那么非奴隶文章,又是什么呢?”
它还有很多其他用法,比如作谓语、定语等,都含有贬义。例如,“我们歌颂那些为了正义的事业而视死如归的英雄们,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这里使用“苟延残喘”来形容那种宁可选择死亡也不愿意活得那么痛苦或卑微的生活状态。
近义词包括“苟且偷生”、“苟全性命”,反义词则有“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等。
标签: 明朝的 顺序表及关系 、 明朝时间轴 、 南宋重大历史事件 、 宋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 明朝发生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