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藻京剧代表曲目的翎毛之才也

名家简介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盛藻(1912-1990),原名李凤池,字翰如。出生于北京,但其家族世代居住在安徽祁门。父亲李寿峰是一位专精老生戏的艺人。在他的影响下,年幼的盛藻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天赋,他从8岁起便进入富连成科班学习京剧,并师从萧长华、蔡荣桂、雷喜福、王喜秀、王连平等大师学习高派老生戏。此外,他还私自向马连良学习,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演技。

出身科班后,盛藻继续留在那里担任演员,并带领部分同事前往上海进行演出,这次经历使他声誉大增。他曾自组文杏社,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举办了多场成功的演出。作为一位嗓音高亮,身段优美的京剧表演者,盛藻擅长诸多剧目,其中包括《四郎探母》、《借东风》、《浔阳楼》、《铁莲花》、《一捧雪》、《黑驴告状》、《四进士》、《火牛阵》以及《刘关张》,《斩黄袍》,《哭秦廷》,以及《辕门斩子》的诸多经典作品。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变化,盛藻加入了北京新兴剧团,并主演了一系列彩头戏,如《姜子牙与哪吒》,《黄飞虎与纣王》,以及重排了几部经典剧目。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加盟首都实验京剧团,与李万春合作,一直到他最终成为中国京剧院的一员。在1956年,他参与了对古典曲目的现代化改编,即著名的 《十五贯》的移植排练;此外,还有其他几部戏曲作品,如重新排练版的 《打督邮》(又称“打督邮记”)和 《借赵云》(又称“借赵云记”)。

除了其作为表演者的职业生涯之外,盛藻也是一位教师。他先是在1960年被调往北京市戏曲学校任教,然后在1979年开始在中国戏曲学院兼职教授。这期间,他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其中包括赵世璞和杜镇杰等知名人物。至于他的代表作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其中一些重要角色,如 李广明(代表作:《黄鹤楼》)。总而言之,无论是作为一个艺术家的创造力还是教育者的影响力,都让李盛藻成为当时乃至整个20世纪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