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教育科研网: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团队,是不是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学天团”?他们在北京东城一家网红咖啡馆里围坐着,讨论着快速射电暴的高时间分辨率探测。这些专注于“头脑风暴”的人,他们是何许人也?
他们是中国天眼(FAST)的核心成员,作为“大国重器”,FAST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2020年1月11日,FAST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2023年1月12日,由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位居榜首。
从追赶到超越的一次尝试
脉冲星、中子星、快速射电暴、中性氢宇宙……这些专业术语,因为FAST的成果连续发布,日益走入大众视野。“FAST提高了公众对天文的关注度。”李菂坦言,“其实我们的研究目前‘毫无实际用处’,对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任何直接影响。”
作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的FAST相较于排名世界第二的望远镜,其灵敏度是其2.5倍以上,巡天速度是其10倍以上。“我们所做的事,不光是领先世界,而且要领先历史。”李菂说,“在天文这种‘远离现实’的基础研究领域,只有人类迄今为止没有做过的事情,才是值得做的事情。”
2019年夏天,当团队正在调试期间,他们就成功捕获了一个极端快速射电暴爆发活跃期。在一个半月内,他们获取了1652个脉冲,这个数量超过了此前14年的所有其他先进望远镜正式发表事件总和。
好奇心驱动科研
探索未知给予科研人员压力、挫折和迷茫,但也是驱动力量。“好奇心是一切创新之源。”李菂说。他认为,从事前沿探索的人聪明程度都差不多,但能否取得突破性成果,更主要的是勤奋与专注。
每当思考科学问题时,他就会模糊生活与工作边界。他喜欢刷视频网站,看美食短片,这让他显得有些像工作狂。但对于他自己来说,它只是保持警觉的一个方式。而他的团队成员们,也因为这样的精神而痴迷于科学研究。
为了调动大家好奇心,每周末李菂会带领团队去不同的网红咖啡馆进行“头脑风暴”。那里充满轻松气氛,有时候提出的想法会超出节奏,让大家回到实验室后赶紧查资料或读文章。这往往会激发出新的研究方向和新文章。
点燃更多人探索宇宙奥秘
参与这项工作,对Li Yong来说,是留下遗产的一种方式。“我们把极为专业晦涩的事物生动有趣地讲述出来,使之深入浅出。”王培说。他还提到了将快速射电暴机制转化为音乐,以及以《千里江山图》的风格绘制图形,其中山脉河流形态来自真实数据。这一切都是为了便利大众理解复杂概念。
自2019年夏起至今,该项目已催生10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涉及最活跃领域之一——快速射电暴。此外,该项目发现了一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爆FRB20190520B,并被《自然》杂志报道。此等成果证明,在人类知识边界拓展中又迈出了步伐。
标签: 明朝那些事简介 、 明朝那些事朱允炆下落之谜大揭秘 、 大明之从孙子到 、 大明:从土木堡之变开始! 、 宋朝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