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旦绘影孙志宏演技传承京剧票友沉淀艺术精华

从小在天津港务局职员家庭中,孙志宏耳濡目染于京剧文化。父亲的胡琴声与家中的票房生活交织,他年纪轻轻就有幸接触到专业的京剧艺术。12岁时,父亲请来孟昭霖这位著名的吊嗓高手,让他指导孙志宏表演。孟昭霖教授孙志宏,强调老生唱腔要吐字清晰,不容许“包音”;行腔要紧凑、精炼,不应拖泥带水,要紧密结合剧情和人物,为角色而唱,而非追求哗众取宠。他还提醒孙志宏在学习唱腔节奏时,要注重学余派和杨派的传统,要求节奏紧凑,“一块板”。到了18岁的时候,孙志宏拜入周福隽门下,这位71岁的师傅是民间组织“余叔岩研究会”的会长。在周福隽那里,孙志宏才真正开始了他的深入学习。他首先学会了《乌盆记》,但周福隽对他的表现持批评态度:“你唱的一个字都不对!”后来,他通过画坐标来分析每个字的声音位置,从而更精确地掌握每一个动作。

孙志宏在师傅周福隽指导下苦学6年,一共学习了12出戏,如《乌盆记》、《战太平》、《失空斩》、《打棍出箱》等。当2000年他拜访杨乃彭时,被授予更多宝贵知识,并且学会了《坐宫》、《碰碑》等经典戏曲。这段经历不仅锻造了他作为一名京剧演员的手艺,也让他更加坚定地走上了自己的艺术道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