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其生平与国学经典手抄报息息相关。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的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被咸丰皇帝赏识后被迫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等,可谓博大精深。
他孜孜不倦致力教育,一生辛勤笔耕著有五百卷学术巨著《春在堂全集》。俞樾长于经学和诗词研究,是晚清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还以隶书题匾《敬业乐群》,悬挂于书院门厅,为校训。而每月之朔望,他便亲临书院授课二次,传为佳话。
他的文章如《右台仙馆笔记》中,就破解了千古之谜——觉海禅寺宋朝时雷震大雄宝殿油漆剥落现“酉、候、李”字一事,并撰写《仙潭书院碑记》近八百字篆额,为新市镇政府所收藏。他的诗也博得曾国藩击节赞赏,如“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
虽然他追求科举成名的人生理想遭遇打击,但勤奋治學使他满腹經纶,使人生达到更高境界而成为一代朴學大師。一生的简朴生活和艰难经历,使晚年的宁静蕴含着深沉的凝重,而这份凝重更能闪烁出人格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