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九四八年的冬日,柯亭随着父母的迁移踏上了前往香港的路程。十几年后,他再次踏上征程,一九七四年他带着家人迁往加拿大。在那片新世界里,他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也找到了自己心仪的艺术——京剧。
一九六八年,柯亭与几个同好在香港共同创立了“沪社”,一个致力于推广和传承京剧艺术的小团体。那时候,他们只是些热血青年,梦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和感受这门古老而又生动的戏曲艺术。在那个充满活力的年代里,他们不仅演出了许多经典剧目,如《四郎探母》、《白门楼》、《二进宫》,更重要的是,他们将这些传统作品融入到现代生活中,让它焕发新的生命力。
作为票友中的佼佼者,柯亭饰演过杨宗保、吕布等小生角色。他以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舞台表现赢得了观众的心。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看戏,他甚至开始赠送票,以此来扩大他们的小小社群。但很快,这种方式便被正式化为售票制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观众需求。
然而,当柯亭移民多伦多时,他并没有放弃对京剧这一爱好的追求。一九七五年,与几位志同道合之人,他注册了“多伦多国剧社”。第二年的春天,他们终于能够向外界展示他们所学的一切,那些简单却充满激情的声音,以及那些用心编织出的故事。
从那以后,“武家坡”、“草桥关”、“二进宫”成了他们常规表演的大作。尽管条件艰苦,没有固定的场地或者专业设备,但他们依然用尽全力去完美呈现每一次表演。而对于装扮呢?自制龙袍、头盔、朝靴,每一样都是手工制作,用颜料画出金龙纹样,即使是在最简陋的情况下,也能展现出一种豪放与骄傲。
在这个过程中,柯亭不仅是表演者的角色,更是文化传递者的身份。他通过不断努力,不断尝试,为人们带来了另一种视觉与听觉上的震撼,使得这门古老艺术得以流转,不断更新自我,在新的环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的名字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一个坚持到底的人,对于艺术有着无限忠诚的人,无论身处何方,都将其内心深处燃烧的地球永远烙印在心里。
标签: 元朝至正初年的大事件 、 大明风华谁是主角 、 明朝16帝17朝 、 为何国家禁播明朝电视剧 、 各朝代存活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