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文脉兼容并蓄,文运亨通多彩。沐日浴月--谈天论地--说年道节(系列讲座),趣说节日中秋·秋分的渊源和异同。
专栏作者张振海在庭院寒暄中与学者交流。学者问:“造次!”老者答:“幸会!”学者又问:“秋安!”老者回应:“祺祥!”
今岁2019年公历9月13日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日。而今载2019年公历9月23日农历八月廿五,是中国传统的秋分节气。在这两大节庆之际,我们不仅要探讨它们之间的渊源,更要辨析它们之间的异同。
一、节气“秋分”的渊源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实践智慧结晶——二十四节气,其中包括了“立春”、“清明”、“立夏”等六个季 节,并以此为基础,将一年划分为四季,每季又细分为三期,即每个季度有三个节点。这其中,“两分”(春分、秋分)是非常重要的一对,它们分别标志着春夏交接和 秋冬交接时刻。
二、节气“秋分”的异同
在古代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们观察自然界变化,以指导自己的生产生活。正如我们所知,“祭 月”的习俗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祖先时代。“祭 月”,最初被定在二十四个时辰中的某一时辰,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个仪式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更大的庆祝活动,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中秋佳節。
三、中秋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情形
由于中华文化对世界各地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许多国家尤其是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人民也将这一美好的习俗带入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当 中,使得这个传统不仅限于中国,而是在全球范围内都能找到它的身影,无论是在华人的聚居地还是其他地方,都有着丰富多彩的情形。
综上所述,从历史上看,“中 秋”和“祭 月”的起源虽然不同,但最终都汇集成了一种共同的情感——向往家乡和亲人,加上希望收获满堂,对未来充满期待。此外,这些传统还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精神,以及对于自然规律认识和尊重之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后人能够通过这些简单而庄严的事物来理解过去,并且借以思考未来的方向。
标签: 明朝女子出嫁 、 元代主要史料 、 周朝31位 列表及简介 、 明朝皇位继承顺序 、 宋朝最受宠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