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科技事业之舵手始终如初心系祖国的发展大船

李政道:科技事业的栋梁,始终心系祖国的发展大船

美国时间8月4日,世界失去了一个科学巨匠——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政道,在旧金山悄然离世,他的一生如同一艘航向星辰的大船,在无数次风浪中坚定不移。

在粒子物理理论和原子核理论等领域,李政道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足迹。他不仅是研究的先锋,更是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倡导者。自1972年起,他多次回国,为高能物理前沿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以及国际交流合作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021年10月10日,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办了一场庆祝活动,以此纪念他九十五华诞。在那儿,一位接一位的人物讲述着与李政道先生共度过时光的情景,让科技日报记者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年的故事都充满了对祖国科技事业发展和青年才俊成长的热忱。

全力支持中国高能事业

在所谓“物之道”的雕塑前,每个人都仿佛看到了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以及一个人的承诺。那座雕塑,是由李政道创意而成,它用静谧的手法诉说着他与中国高能事业之间无尽相连的情感。

1956年,当国际上的大型加速器实验刚刚开始,我国就提出建造一台更强大的加速器。但这项计划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波折,最终1984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破土动工,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他的远见卓识和不懈努力。

王贻芳院士曾这样评价:“没有李先生,我们不会有今天。”从选择目标到方案确定,从人才培养到工程管理,从基础研究到国际合作,没有他的支持,就不会有这样的成就。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以及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等项目,也得到了他的鼎力支持。

积极建言青年才俊

1974年,当他第二次回到上海时,他目睹了当时国内人才断档的情况。于是,他写下《参观复旦大学的一些感想》,建议要重视基础科学发展,要从培养人才做起。他甚至将这一建议直接呈给周恩来总理,并最终被采纳,这对于恢复国内教育面貌产生了重要影响。

后来,他提出了选拽学生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计划,这个计划开启了一代又一代人走向世界舞台的大门。这就是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CUSPEA)。经过十年的试点,该计划送出917名学生,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今后的科学巨匠、技术革新者的先驱,为国家带来了骄人的荣誉与成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