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侑(隋朝最后一位皇帝)简介:
杨侑,隋恭帝,605年至619年在位,是隋炀帝杨广的孙子,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自幼聪明、气度非凡,被封为陈王后改封代王,食邑一万户。随父征高丽时留守长安,大业十一年任太原太守。不久镇京师。大业十三年李渊攻入长安拥立为帝,更名“义宁”,但仅一年即被废黜降封酅国公。武德二年遇害(或说病死),谥号恭皇帝。
生平早于大业元年出生,由于其家族多难,一人失德导致四海土崩。群盗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在位期间曾有百六之期数终之运讴歌有属笙钟变响,但未能遵循尧舜之迹。
史书评价中,有《隋书》称:“性聪敏,有气度。”又指出恭帝年幼遭家多难,不足以成就大业。而《北史》则更直接批评其失德四海土崩。
杨侑陵墓位于陕西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为平地起冢,其形制规模较靖陵为大,但现今地面已无任何建筑物,只剩下封土西边的明显盗洞。
历史上的评价对他的统治持否定态度,认为他是被扶植而非真正掌权的人。他没有留下自己的子嗣,而族子的杨行基袭取了酅国公爵位。这段历史对于理解隋末唐初动荡的局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展示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动乱状态。
标签: 明朝知多少 、 为什么不如天启 、 明朝时期历史事件 、 明朝著名的历史事件 、 明朝那些事读后感800字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