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佑八年,仁宗病逝,遗命赵曙继位。赵曙虽已闲置十六年,但面对诏书,他心中疑虑重重,担忧自身出身藩王,将成为皇位更替的牺牲品。他假装生病,并坚决推辞,不愿意离开宫殿。
此时,钦宗赵桓在坤宁殿诞生,其父徽宗是个以花柳轻狂著称的君主。在大观五年,赵桓被立为皇太子。徽宗执政期间,他任用了一群奸臣,如蔡京、童贯、王黼等人,他们的专权和腐败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随着各地农民起义的频发,以及“联金灭辽”的失败政策,这个王朝已经走向了灭亡。
宣和七年的那一年,金军南下,一路势如破竹,而宋军因腐败而无法抵抗,最终导致河北地区沦陷。面对这种局势,徽宗感到恐慌,他想要退位给太子,以避免承担责任。但就在同年底,他下诏让皇太子嗣位自己则改称“道君皇帝”,表明其禅让之意。而他也准备好车驾,以便随时逃离京城。
然而,即使如此,也没有挽回这一悲剧结局。钦宗继位后不久,便被金军攻陷汴京,并一起被俘虏至异国,在那里死去。这段历史充满了背叛与痛苦,无一幸免。
而在另一方面,当吴氏决定让赵扩登基,她却遭到了他的拒绝。他害怕自己的行为会像父亲一样,被世人所唾弃。他极力推辞,但最终还是被迫接受并成为新一任的皇帝。在这整个过程中,每个人都似乎都想远离这块烫手的宝座,每个人都希望将责任推给别人。这难道不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游戏吗?如果是在一个繁荣昌盛、社会稳定的时候,或许谁都会争相抢夺这个位置。但现在呢,这个烂摊子的继承者,又是谁能甘愿接手呢?
标签: 关于明朝历史的评价 、 大元王朝历史 、 明朝那些事mp3 、 明朝那些事电视剧 、 明朝最繁华的几年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