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正在对元上都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深入研究的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获悉,元朝确立两都制之后,历代皇帝每年往来于大都和上都之间,但往来走的道路不同,基本不走“回头路”。
网络配图
元上都位于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金莲川草原,元大都地处今北京市中心,两地直线距离为270公里左右。在元朝兴盛时,两都之间共有4条驿道相通,其中有两条是元朝皇帝每年两都巡幸时所走的路线。
据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文物与历史研究人员李艳阳介绍,在1263年由忽必烈设立两都会后,每位皇帝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这样的巡幸。他们通常会选择一种称作“东出西还”的模式,即一方面出发时从大都是沿着辇路前往上都,一方面返程时则会采取不同的路径回到大都不同之前。
这两个主要的行进道路在《元史》中被详细记录了下来。其中,大到去上的那条叫做黑谷东路,也被俗称为辇路。这条长达370多公里、设有18个行营,是专门为皇帝准备的一个通道。大部分时间里,这段旅程会经由居庸关,然后转向北方穿越延庆县,最终进入广阔的草原地区经过几座重要的地方站点才抵达目的地——上。
而当他们决定返回的时候,他们会使用另一条名为孛老站道的大型交通干线,这一段距离长约540公里,有24个定期停靠点。这个循环包括一个南下至张家口,再沿着今天京包铁路轨迹返回到大都市的大过程。这段旅程在蒙古和游牧文化鼎盛时期,被视为一种标准之选,并常被人们简化描述成“孛老站道”。
李艳阳说,在整个历史发展中,对于生活方式以及政治考虑,都使得这一制度成为必要的一部分。由于蒙古族以畜牧业见长且习惯于随水草迁徙,他们需要不断调整居住地点。而对于这些宗王们来说,从掌控中原帝国的大都市赴草原边缘交通枢纽就是一个既能加强其控制力同时也能增强自己与漠北贵族间联系的手段。
标签: 为什么不喜欢朱元璋 、 朱佑基 、 中国有多少个朝代顺序表 、 南宋覆灭的原因 、 宋朝有什么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