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为朋友,该说了,哇塞,他小小的年纪就当了那么大的官儿,比当师长时的岁数还小呢。其实,这也不仅仅因为他是“官二”的缘故,主要还是杨坚从小就显示出了其聪明才智和卓尔不群的智慧。你还别不服气,瞧人家这一步步走的。杨坚觉得,他老爸一生也不过熬了个“公”——随国公,上边不是还顶着个“王”和“皇”吗?他实在心有不甘。为了夺取北周政权,他先给自己铺平了道路。他抓住太子选妃的大好时机,搞了一个联姻,将他的大女儿杨丽华嫁入了天下最高的门槛儿——宫里,做了太子的老婆。这样一来呢,杨坚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未来掌门人的老岳父。
那咱再看看他是怎样坐上那把“椅子”的吧。宣帝本就是没有什么事业心的酒色之徒,他很想享受当太上皇的滋味,所以,早早地就立了一个小人——静帝,宫中大小事务还是由杨坚打理。不久,宣帝就一命呜呼了。杨坚见机会来了,就找人替小当家人写好禅让书,再由朝中大臣恭恭敬敬地捧着送到他家。他为了避免人们说三道四,还假意推辞,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野心。那时候的人们都知道,只要你能坐在那个位置,你几乎可以做任何事情,而这个位置,就是整个国家。
有朋友该说了,有什么可纠结的,这还不由他说了算,但是这背后隐藏的是无数次权力斗争和复杂的心思。在历史长河中,每个人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与选择之间挣扎。而对于隋文帝来说,最难以抉择的是他的名字中的一个字:“随”。这个字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有,它意味着顺从,但同时也意味着失去主动性。当一个人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每一步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家族乃至国家。
如果一个字真的能改变命运,那么隋朝也许就会是个不同的故事。但最终,“随”变成了“隋”,这是对过去的一种回应,也是一种新的开始。如果我们今天回头看那些曾经伟大的帝国,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物都在选择他们自己的路,而这个选择往往决定了一切。这就是历史,一场永无止境的人类追求与探索。
标签: 快速记忆历史朝代人物事件 、 大明风华朱瞻基气孙若微 、 宋朝的灭亡历史评价 、 大明十七帝 、 朱佑人物生平